2005年,我赴韩国一所女子大学任客座教授。
从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套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之后,国人对韩剧的兴趣大增。受韩流的影响吧,既然来到了韩剧本土,我也很想凑凑热闹看看韩剧什么的。住处倒是有个挺大的电视机,不过,因为听不懂韩语,耳朵成了聋子的摆设,真是辛苦了我的一双眼睛。但与其说是“看”,还不如说是“欣赏”,因为我只能通过画面的切割变换、人物的表情拼命猜测剧情,我跟同屋小韩成了配音演员,电视剧结束,剧情似乎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心满意足。
《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开播后,从我班的韩国女生那儿听说这个电视剧很受欢迎,已重播好多次。学生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介绍了大概的剧情,一连两天都看得好好的,后来在老时间、老地方却怎么也等不到这个剧了,莫名其妙不播了,总以为可能被别的节目插入,往后延了。那晚同屋从11:00等起,一直等到12:00也没看到。也许电视台换时间了,只因不懂韩语,也就无从知晓了。一个星期二的晚上,已经不抱希望的两个人,边开着电视机,边批改作业时,“金三顺”却不期而遇地出现在屏幕上,两人真是欣喜不已。
在韩国“看”电视,我们经常胡乱地换频道,经常会有些意外收获。有一次,看到几对漂亮的韩国男女对垒而坐,很像是国内的“相约星期六”之类的节目,于是不再让遥控器乱转。电视看多了,韩国美女看惯了,某月某一天,突然发现电视上的韩国美女惊人的相似,尤其是鼻子,一打听才知道现在韩国流行欧式小鼻子,于是大家都整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模样。据说韩剧演员们的模样也都经过了“整”,比如鼻翼之间的距离是几微米,鼻孔到达上唇之间距离是多少微米,笑的时候口要开到哪种程度等等,都经过了严格的设计。难怪看着都一样。
在韩国感觉“外貌协会”的成员比较多,大多数韩国人都认为外貌长相能影响一个人的前途,也许正是“外貌至上主义”,才使韩国成为了“整容大国”,而且化妆品、首饰、头饰之类的品种也特别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韩国的“美丽产业”始终不受经济低迷的影响。
透过电视,我更多了解了韩国人的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以及风土人情等,也使我有更多的话题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那台电视不再是摆设,它为我一年的韩国生活增添了意想不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