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殊途同归
侯宝良
  侯宝良

  我有两间书房,一间是在母亲家的书房,一间是自家书房。只有全面地描述两间不同特点的书房,才殊途同归构成我心目中完美的书斋。

  父亲过世后,我们经常来母亲家居住,两室一厅的居室,在我卧室一角摆上一张书桌,放上电话机、打印机、接上电脑,一边搁上一排常用的工具书和随时翻阅的报纸与杂志。平时没人打扰,我在这里写作、看报、上网,成了我心目中的微型书房。写作的人都有个特点,夜深人静时头脑里一闪念,俗话说的“灵感来了”。奇怪的就是过后不久灵感会消失,再也没有当时的激情。抓住这灵感的瞬间至关重要。可是在“微型书房”里难以实现,你说,妻子在熟睡,你突然有了奇思妙想就拧开台灯,岂不惊扰了她的美梦?只好打开手电筒随笔记下。为此也有过很多的遗憾。我渴望有间完整的书房,随心所欲放飞我心灵中的寄托。 

  退休后,我和妻子商量把我们原先的住房置换到母亲家附近,一来互相便于照应,其次,让我有间独立的书房,也算圆我小小的梦想。妻子很理解我,一起关注合适的房源。不久我们就觅到附近一处两室两厅的电梯房,南北直套的房间,北屋虽小,但采光不错,正好做我的书房:“这回你满意了吗?”身后传来妻子期待我欣喜回答的问话。我的回答也够全面的:“嗯,当今时代都讲究双赢。对吧?”妻子会心地笑了。

  说书房的布置,其实也就是把原先女儿房间的家具搬进去而已。她出国去了,把床架竖在一边,书柜里的书经过整理,很多是我阅读过的书籍,还有不少是有我获奖征文汇编的专集,偶尔翻阅自得其乐,蛮有自豪感的。没有正规书房的气派和雅趣,却满足了我个人读书和写作的欲望。夜阑人静时,在这里我无所顾忌宣泄内心汹涌澎湃的急流,冲刷出一篇篇自鸣得意的文章初稿。然后发送到母亲家书房的电子邮箱里,等待来日的深加工。早餐后,我惯例去母亲家的书房“上日班”。 

  这里的摆设照旧,床依然冬铺被褥,夏铺席,有时下午累了我在此午睡。但更多时候我在这里完成稿件的润色修改、发邮件、看报和上网,还可以接收外来的传真件或打印网上下载的资料。这书房的功能也很齐全啊。

  闲暇时在这里和母亲亲切交谈,老母年近九旬,思路清晰,我常常在第一时间里和她分享我得奖文章的喜悦,母子情深。有母亲在,对于年过花甲的我真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夜晚,我和妻子回到自己的家里,我喜欢径直走进自己的书房,泡杯饮料浏览智能手机里朋友们发来的微信或链接,妻子的视力不济,看文字费劲,有趣的图片请她欣赏,一般的资讯,我在书房里给她阅读或讲解,还常常让她作为我文章的第一读者,听听她的评头论足,这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也算是我们爱情保鲜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两个书房,两个女人爱我、助我成功的地方。

  十日谈

  我的书房

  终老“六帆斋”,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6版:广告
我们和它们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严复的“危言”
贴根海棠
在韩国看电视
废墟
殊途同归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殊途同归 2014-12-16 2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