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旅途遭遇艰辛磨难
调整房间本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沈、罗起身带着各自随身行李,离开了自己房间。鲍文奎有晚睡晚起的习惯,没听到广播,故没离开自己房间。谁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官员正在指定房间里等候他们,手里拿着名单,来一个,扣一个!硬说他们可能带有秘密资料,接着就强迫他们到厕所脱了衣服,对他们搜身,一件件查他们的行李,连一块看起来像肥皂的东西也不放过,他们的工作笔记本也被抄走了,然后他们被一个个单独查问。据罗时钧回忆,查问内容主要围绕着钱学森和加州理工学院:“你知道钱学森吧?”“你和钱学森有什么联系吗?”CIA官员还傲慢和挑衅地说道:“你们看这船上有100多个中国人,有哈佛的、麻省理工的,为什么偏偏找加州理工的?你们都知道吧!”面对这样的恶意盘问,无论怎样回答,结果都一样,扣你没商量!
赵忠尧早年就曾经留学过美国,1946年受国民政府军政部(后为国防部)派遣再次到美国学习、了解核物理学前沿的情况。那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核物理学家了。1948年,虽然身在美国,他仍被推举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赵忠尧在美国花了两年时间购买有关的科研设备。其间,萨本栋(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秘密汇去5万美元的加速器采购费用,但仅仅是整机价格的八分之一,为此他将自己作为“公派”人员的1万美元生活费控制在2000美元左右,节衣缩食,省得不能再省,节余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购置设备,他还为一些加速器及宇宙线实验室做义工,换得了一批器材。虽然中国大陆政权变更,赵忠尧仍然按原计划进行,陆续把装配加速器的30箱大件东西发运回国。
赵忠尧回国前的1950年1月,美、英、法等国在巴黎成立了一个不公开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该机构制定禁运货单,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输出战略性物资和技术,禁运物资基本分为军用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3大类。“巴黎统筹委员会”设立了“中国委员会”,针对中国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禁运货单。美国情报部门在注意起钱学森之后,也注意起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赵忠尧。此次回国,为了规避风险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把一些所谓敏感的东西分散到同船归国的其他同学的行李中。
沈善炯和罗时钧,这两个年轻人都是刚刚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学生,而罗时钧的博士导师之一是钱学森,一般认为加州理工学院的背景是他们被追截拦阻的原因。而罗沛霖(电子学家,中科院院士)在1989年接受采访时说,钱学森和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认识,比他高一班,他赴美还是钱学森向加州理工学院推荐的,在加州理工学院他每个礼拜都到钱学森家。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了钱学森后,也注意上了他。罗沛霖系中共派出留学,因此学成后急于回国,并对美国“禁归”令有所警觉。在1950年6月份买了机票,先飞到夏威夷,在那里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替补了一个下船的铺位,抢先回国了。罗沛霖认为美国人在横滨肯定是要找他的,如果他晚回来一班船,可能也会被美国政府扣留了。乘坐后一班船的罗时钧,实际上是代他受难的。罗沛霖之子罗晋说,20世纪80年代罗时钧也曾经对他讲过,“美国当局一时将两位姓罗的博士混淆了”。
邮轮抵达菲律宾马尼拉,还是不让船靠码头,这回麻烦又落到在横滨侥幸逃脱的鲍文奎身上了。晚上7点钟,广播呼叫鲍文奎,说船长有请,鲍文奎应声去了。在一个舱室中有4个人等着他,两个美国情报官员和两个菲律宾警察,那两个美国官员是从横滨坐飞机追来的。他们“约见”鲍文奎的理由是要检查鲍文奎的行李。经过仔细检查后,他们没查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是美国情报官员并不善罢甘休,还要把鲍文奎扣下。
菲律宾不是二战的战败国,不像日本那样受战胜国驻军的管制和任意摆布。菲律宾警察告诉美国官员,在菲律宾国土和海域上抓人,必须办正式手续。巧合的是当天晚上轮船得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有台风,清早必须开船,这样就没有时间办理手续拘留鲍文奎了。在对鲍文奎搜查和盘问了三四个小时后,没有形成实施拘留的有力证据,最后只是把他的笔记本扣下了,理由说是要找人去鉴定,因为美国人和菲律宾人看不懂本子上记的科学符号。最后,鲍文奎再次有惊无险逃脱了美国当局对他的追截拦阻。
邓稼先也在这次航船中。当年美国当局将核物理、火箭、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中国学生列为重点“拦归”目标。邓稼先专攻核物理,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氘核的光致蜕变”,却未被列上黑名单,原因可能是他跟加州理工学院和钱学森都没有关系,而且刚毕业,没有什么显赫成绩,更与核武器无关。美国的这一疏漏给中国大陆送去一位发展核武器的核心人才,也给邓稼先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谁能料到仅仅14年后,中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其中就有这位年轻物理学家作出的杰出贡献。
当年,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有两个全国性组织:一个是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于1949年6月18日在匹兹堡正式成立,顶峰时期会员达700多人。它是以中共地下党员为主发展起来的组织,成立的初衷是宣传新中国的形势,号召动员中国留学生回国。另一个是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简称CSCA),于1909年庚款留学的第一年成立于纽约,全盛时期注册的会员近2000人。CSCA是北美地区最活跃、成员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中国留学生组织,1949年后,活动内容多以时政交流和文体娱乐为主,活动形式多为夏令营、冬令营等,一些地区的CSCA负责人中有很多中共地下党员。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两个组织被美国当局认定为“颠覆性组织”,留美科协于1950年9月被迫解散,CSCA为保护会员安全,1951年夏初也宣布自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