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邮筒内清出垃圾
韩国媒体在报道中采访了用中文劝阻中国游客的韩国市民,也采访了留学韩国的中国学生,暴露了有关“垃圾桶”的这个两国社会文化差异问题。报道说,首尔明洞和东大门的邮筒因为中国游客扔的垃圾肮脏不堪,乐天百货店前的邮筒每周能清出10升垃圾,东大门平和市场入口处的邮筒每周能清出2至3升垃圾。
《朝鲜日报》报道称,6日,位于明洞的首尔中央邮局邮递室室长金学成打开邮筒,烟头、橘子皮、竹签以及中国人喜欢吃的南瓜子皮哗啦啦地撒了出来。金学成调侃说:“只要打开这里的邮筒,就能知道明洞有做什么生意的摊贩。”
日街头也没垃圾桶
韩国邮筒被误当成垃圾桶的原因可能是,一来韩国街头没有垃圾桶,二来语言不通导致游客误解。据了解,韩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取消了街头垃圾桶,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清楚这点。韩国人逛街时有垃圾了,要么交给购物地点的商贩,要么自己想法子带走处理。而中国人不明情况,有的就错把邮筒当垃圾桶。
其实,街头没有垃圾桶的不光是韩国。日本的街头、公园等公共场合都没有垃圾桶,而且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市民出行也都自觉地把消费垃圾分好类,或者带回家,或者送到有垃圾站的商店和餐厅等地方。
在新走路不吃东西
在新加坡一度也有类似情况。中国游客黄牧遥在2007年去新加坡旅游的时候,感觉难觅垃圾桶。后来,黄牧遥发现新加坡没人边走路边吃东西、喝饮料,社会常识是:除了餐饮区,其他地方不会产生垃圾,所以只有在餐饮店,或是休闲驿站、机场等地方才有垃圾桶。
现在新加坡路边、红绿灯旁、公交车站和机场一般都有垃圾桶,还比较方便。但地铁站里、车厢和公交车上都不会有垃圾桶,而且严禁乱丢垃圾,违者罚款很重。
报道引发网友议论
《朝鲜日报》的报道也引发了韩国网友的议论,有对中国游客的不满,也有对韩国大城市的反省。网友“郑方镐”说,大城市没有垃圾桶本身就是问题,韩国人同样感到不方便,甚至直接往街上扔垃圾。网友“金基范”认为,旅行社并没有为中国游客准备垃圾袋等解决方案的意识,有关部门应尽快寻找对策,这才是韩国成为观光大国的正确道路。
面对韩国公民的反省,中国游客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了解所在国的习惯,找对垃圾桶再扔垃圾的小改变或许是文明的一大步。而这一点点文明,在国内也一样重要。
张欣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