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沪剧团的前身努力沪剧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创作演出过沪剧《赵一曼》,当时由剧团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担纲主演。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恰逢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诞辰110周年。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表示,早在7年前她就有意重新创排一个新版本的沪剧《赵一曼》,这次创排《赵一曼》得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终于可以一偿夙愿。
将于周日亮相的《赵一曼》集中描绘这位抗日女英雄生命最后阶段的人生历程。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遣,从上海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参加抗联的对日作战。她身为抗联部队的团政委,英勇善战,率领部队闯敌营、救姐妹、炸碉楼。战斗中为保护同志,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威胁利诱、毒刑拷打的生死考验,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表现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情怀和浩然正气。
考虑到沪剧特点,《赵一曼》的作者有意扬长避短,以写情为主,细致刻画她的慈母心肠和爱子柔情。并且十分重视细节描写,根据赵一曼留下的两件遗物,延伸开去进行渲染。一张母子合影照片,编织进敌我斗争主线,使其贯穿全剧,增强故事性。而烈士牺牲前亲笔书写的血泪遗书,更将母子情和爱国情融为一体,起到以小见大、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