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1月30日收盘就是3258点的话,一根十字月K线上影线148点、下影线163点,这就有点意思了,要知道2014年最后两根月K线力度不小,11月上涨246点、涨幅10%,12月上涨543点、涨幅20%,而接下来的一月份月K线就是十字星上下影线都不算短,整个一月份整体股市就在横盘,股市处于亢奋之后休整之中还是股市心理发生变化了呢?
记得2014年12月9日,笔者应邀在电视上点评当日股市,那天出现巨幅震荡和巨大交易量,一天指数高低落差达257点,针对市场有天量天价的疑惑,笔者在节目开始就明确亮明观点:量是“天量”但天价早呢!用A股历史上峰值6124点举例,在出现天价之前大概在3000点就出现当时的“天量”,而天价远远在后面。现在回看当时的点评,感受很深:2014年11月的交易量是“史无前例”的,但一样没有违反历史规律,这告诉投资者,哪怕表面现象会与历史不同,但只要翻看历史,你还是会找到答案的。
一根K线也反映出多方面的矛盾心理。19日当笔者漫步在三亚海边之际,股市与股指期货上演“黑色星期一”,上演竞相比跌的一幕。虽然笔者直觉会出现股市的调整,但真的看到股市是以这种“自杀”状态调整也还是感到惊讶——毕竟双融背景下的“杠杆牛市”是第一次看见也是第一次体会。本周再次出现有关“双融”业务的监管措施,股市还是显出惊魂不定之态。
回顾我国不长的证券市场历史,股市大跌当晚就有官方言论“慰问”,似乎“史无前例”,真被股市段子手言中了:证监会本来想打一下,结果孩子哭得昏天黑地的,爷爷奶奶不干了,吓得赶紧给孩子道歉,结果熊孩子马上又翻脸了。笔者看到有一段微信就是点评眼下的股市:当前A股的主要矛盾,就是管理层细水慢牛做长庄的愿望,和投资者只争朝夕捞快钱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笔者觉得理解这些股市情绪大概就能预见后市的趋势。但是,一月份的股市回顾,可以说原本的“疯牛”开始“安静”了,并没有出现股市“疯牛”不管不顾地继续狂奔。
估计接下的股市,依旧“等待”各类消息,尤其是股市期盼很久的降准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一个日子1月23日,不长的我国证券史又添上值得纪念的一笔:正值25芳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了第1000个上市公司家族成员,沪市总市值超过了25万亿元。想当初,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呱呱坠地,“老八股”齐上阵;当天,沪市上市公司的市值仅有74.76亿元。这里也告诉投资者官方衡量证券市场成绩的标准是“市值”,而股民衡量成绩的标准是高度。理解了两种标准的差异也就能理解股市的市场心理,新股发行又要来了,假定股市进入存量资金“作战”,大概思考会简单点,牛还是那头牛,它只不过有点矛盾有点“累”了。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