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九八八年后讽刺题材再登央视春晚~~~
一九八八年后讽刺题材再登央视春晚~~~
一九八八年后讽刺题材再登央视春晚~~~
一九八八年后讽刺题材再登央视春晚~~~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九八八年后讽刺题材再登央视春晚
反腐相声突破“领导冒号”
闻逸
  本报讯 陕西相声演员苗阜、王声亮相首次央视春晚大联排。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二人很有可能最终顺利登上春晚舞台,献上春晚30多年历史上,仅有的第二部直接讽刺“贪腐官员”这一群体的作品。

  此前除了1988年牛群、李立山表演的《巧立名目》外,春晚再无相声触及此类题材。有观众看后称,这部反腐相声讽刺尺度之大,涉及题材之“敏感”,早已突破当年的“领导冒号”。著名导演郭宝昌认为:“相声本身就是一个‘讽刺’,以讽刺为主,它不是歌颂。太可怕了,把相声的本性都给搞掉了。”但近年来,相声创作的乏力是显而易见的。包括春晚相声作品在内,不但丢掉了“讽刺”的本性,甚至不少作品还依靠抄袭网络段子、嘲讽社会弱势群体来滥竽充数。但谈起现状,郭宝昌显得激愤:“现在很多人学马派,你甭学,学不了!京剧现在也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达到马三立先生那样的水平?现在没有给我们这个条件和环境。相声本身就是一个讽刺,现在相声连以讽刺为主的本性都没了。”

  天津曲艺理论家、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更是对马三立相声中“讽刺精神”的丧失十分痛心,他说,马三立是传统相声的巅峰。“在马老的相声里,我们不觉得他在讽刺谁。因为讽刺的言语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温柔敦厚,这一点和新相声的直白截然不同。与其说我们现在不敢讽刺,不如说我们不会讽刺。”

  苗阜、王声是否真的值得我们期待?堪称“三十年来之最”的相声作品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我们拭目以待。(闻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俱乐部
   第B08版:目击
反腐相声突破“领导冒号”
被企业赞助是真爱吗?
第57届格莱美上午颁奖
两首“好歌曲”入选羊年春晚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5反腐相声突破“领导冒号” 2015-02-09 2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