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
建议开设亲职假/父亲假
鲁哲
  本报讯 (记者 鲁哲)添了宝宝,发现相关政策“重前段轻后段”。支持性政策多集中于孩子0-1岁期间,比如计划生育假、孕产期假、晚育假,1岁后没有明确的“育儿假”。近日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上海家庭政策蓝皮书”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亲职假/父亲假政策。

  “上海家庭政策蓝皮书”是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是市妇联与上海社科院合作完成的重要课题。书中的家庭政策包括婚姻政策、生育政策、养育政策及辅助性家庭政策。

  在养育政策方面,书中提到,上海“亲职福利”目前有两个方面急待改善:“重前段轻后段”。相关支持性政策多集中于0-1岁儿童家庭的父母,诸如:计划生育假、孕产期假、晚育假等,1岁后尚无明确的“育儿假”;“重母职轻父职”。应重视平衡男女两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与养育承担。

  对上海2000户育有12岁以下儿童的常住人口家庭的调查则显示,家长照顾儿童生活的压力巨大。分别有5.8%和23.6%的家庭在孩子日常生活照顾方面面临“非常大”和“大”的压力。可获得的育儿照顾支持显著减少。回答“在您需要的时候,家中祖辈有没有帮你照顾孩子”的时候,有22.6%的人说祖辈只是“偶尔帮忙”,更有9.8%的家庭从不能得到祖父母任何的支持。这一点,对于新上海人家庭尤甚。儿童忽视问题突出。有将近四成(39.2%)的本地12岁以下儿童曾经被独自留在家中、无人陪伴。即使是0-3岁的婴幼儿也有12.8%的人曾被独自留在过家中,3-6岁幼儿曾被独自留在家中的比例更是高达21.4%。

  “蓝皮书”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亲职假/父亲假政策。让养育有婴幼儿的父亲和母亲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带薪、或带半薪、或不带薪请假回家照顾孩子。协助双职工家庭、特别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实行不同养育阶段的女性弹性工作制;母亲假与儿童照料及相关服务的衔接,比如:产假、哺乳假与“6个月纯母乳喂养时间”的衔接,最长产假、哺乳假与托育服务的衔接等;家庭女性再就业的政策等。

  同时,发展社会化的儿童照顾服务。目前,政府只为2-6岁的幼儿提供日间儿童看护服务(其中,面向3岁以下的托儿服务业出现了明显萎缩),看护服务的时间相对有限;对2周岁以下儿童则没有提供日夜间照料,有需要的家庭往往找不到社会化儿童照顾的力量来协助照顾孩子,这使得不少有需要的家庭难以获得必要的托幼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俱乐部
   第B08版:目击
红房子医院机器人首秀破“石女”
青春期女孩需警惕周期性腹痛
“眼托班”矫正近弱视
要过年了有人陪我们吗?
建议开设亲职假/父亲假
楼宇里奏响《欢乐颂》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建议开设亲职假/父亲假 2015-02-09 2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