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美学热”,是因为“文革”毁灭美。“美学热”,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的。
李先生所言极是。
一个社会把美毁灭了,丑陋横行,但人们心中的美仍然隐埋着。一旦社会倒退终止,人们心中对美的向往、期盼,便喷发了出来。社会崇尚美,人类追求美,这是人的良知、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基本愿望。这种愿望压抑越深,反弹的力度便越大。
80年代初的那几年,我上夜大学,有一门美学课,是同学们到得最齐的课。三十来岁的“学童”们,都想用美的理论去排尽身上残留的粗鲁和无礼。有天晚上,正上着课,突然断电,教室漆黑,只有月光照射进来。但是,课却没有中断。老师在漆黑中借着月光讲,同学们坐在黑暗中身披月光听。那天讲课内容全然忘记了,但是,这一课堂的场景,如一幅美的画面,留在了记忆中。对这些经历了混乱、野蛮、愚蠢岁月后的年轻人,这堂课的过程就是极好的美学教育。
对美的反弹中,因为对美的常识的无知,对美学理念的含混不清,一些并非美的现象、并非美的言行,或以美的名义行丑的现象也出现了。美的乱象是对曾经丑陋的社会的报复,是必须面对的无奈。但不管怎么说,这仍然是人们在走向美的过程中的“愉快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