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一向很差,几十年来,买了许多放大镜,助我阅读办事,放大镜的直径有大有小、倍数有高有低、架子有塑料、有金属,种类繁多,但是用得最多的还是看报、上电脑时用的、份量轻、倍数高的那种,现在使用日久,坏了想再买,却成了问题。
过去,眼镜店里都有放大镜出售,南京路上的茂昌、吴良材,都设有专柜,有些特殊用途的,可以在河南路的光学仪器店里买到,就是马路上买老花眼镜的摊头,也有带卖放大镜的,近些年来,这些地方不是停售,就是歇业,再也看不到放大镜的影子。
早两年,我还在一家老年用品专卖商店,看到有普通的放大镜出售,现在这家商店已变得只卖高价商品,低价的都已不屑经营;后来打听到 “城隍庙”里还有店家,去了几次,只有一个摊位还有出售,但是品种不多,没有我要的东西。
去年岁末,我把脑筋动到网上,打开网页,大出我意外,网页上各种放大镜琳琅满目,多至百余种;我选了两款下单,孰料收到货物后却大失所望,说是10倍的,实际上只有二三倍,根本派不上用场。
由此而想到了一个有关国计民生、老年人消费的大问题。前不久索罗斯退休时说,中国今后发展,主要是要靠扩大内需。中国是个储蓄大国,中国老年人的积蓄老本,更是高踞于世界第二位。国家历年较大幅度地增加退休人员工资,就是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也为了增加内需,可是中国的老人,现在就是深陷在不肯用钞票、不敢用钞票、不会用钞票、没处用钞票的怪圈中,要全社会想方设法拉动老年人来消费,除了做好老年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改变消费观念,还要发动厂家开发老年人的产品,让众多商品与老年人见面,引导老人消费。
从放大镜的生产销售情况看,适合老年人消费的商品并非没有,只是没有向老人们推广、介绍。现在我们不但要让老年人买到盼望买到的东西,还要介绍启发他们去买不曾想到却需要的物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利于国计民生。这项工作不是局部的短期行为,所以不能光靠一些厂商推销,而要由养老事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并牵头,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去推行,譬如设置一些专门为老人服务的老年用品样品室、甚至深入到社区去推广介绍,这要比高高在上,年复一年,口头上、文件上宣讲“扩大内需”,“重视养老事业”要实际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