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天气,我们匆匆离开皖南“诗山”敬亭奔赴泾县,下车后,走过一条用五色卵石铺成的小道,就到了南阳古镇渡口,这里就是李白《赠汪伦》诗境中的桃花潭,眼前风景清幽,水面清冽,绿意盎然。水面上方是带有历史沧桑感的一个古建,高耸的门洞骑楼上有楼名“踏歌古岸”匾额一方,几十个石阶一直延伸到潭水边。人事代谢,千年传承,幽思无尽。原来,唐天宝年间,李白曾应朋友汪伦邀请,来此畅游。临别,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篇。
我在这里听到的民间传说:一天,李白收到汪伦的一封信,邀请他到那儿游玩,说桃花潭有万家酒店和十里桃花。李白兴冲冲来此,却发现只有一家叫“万家”的酒店,此地也并无什么“十里桃花”。汪伦说:这太平湖方圆十里,名为“桃花潭”,不就是“十里桃花”吗?好在,这里风光秀丽,古岸渡口,怀仙阁,义门等均古意盎然,为外界所未见,真恍如仙境一般,这使李白流连忘返达数月之久。
至于汪伦其人,有人说他是当地一位文人,有人说他是村民乡佬,唐代文学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告诉我:据考,汪氏实为泾县县令,为初唐汪华后人,天宝14年(755年),汪伦归隐桃花潭东之“别业居”,(此地现存汪伦墓)李白离别,汪伦以曾是县官身份,召集乡民在水东村东园古渡口踏着欢快的鼓点,唱着当地民歌为之送行。
我在“踏歌古岸”前桃花潭边捡到一两块小石头,虽然十分普通,但想象可能会留下当年李汪及踏歌村民的足迹吧!小石头沾染了历史风尘而弥足珍贵,回来后,追忆游踪,感怀而得句:
从宣城走来,慕诗仙神韵,桃花潭水忆诗咏;朝敬亭致意,思太白风姿,踏歌古岸迴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