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店解放前就叫杨瑞记了。我爸爸是“小花园”(上海老字号布鞋店)出来的,他们的小圆口鞋子最有名了。11岁的时候,我白天读书,晚上学生意。我这双鞋子是庄行(镇)的特产,老早这边有四家鞋铺,1958年的时候并拢到一起,我是负责人,属于手工业合作社。1983年解散了,我继续开店。
做鞋子一共有17道工序。先要划样子,剪出来,然后开始扎鞋底,鞋底用14层全棉的布。扎好底做衬底,再做鞋面。做鞋面的时候拷边蛮难的,要缝得整整齐齐。然后绱鞋子——用上了蜜蜡的棉线,把鞋底、衬底和鞋面缝起来。用楦头撑鞋子是最后的步骤,撑好后洗一下拿出去晒干。
什么鞋子我只要一看就会做,最小大概12码,大的做到44码。 老早没有套鞋的时候,我们还做一种落雨天穿的钉鞋,在面子上涂上桐油防水。 在布鞋上面缝两个绒线做的绒球,这样就是结婚时候穿的鞋子。冬天做棉鞋多,老早来买的都是本地老顾客,现在也有从市区特地找过来的。我今年80多岁,再做一年也不做了,年纪大了做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