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电影之喜忧
刘巽达
■ 图 TP
  ◆ 刘巽达

  这则新闻,或可视为上海的文化事件——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有一项仪式:“春凡艺术电影中心”挂牌成立。春凡者,乃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王景春和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廖凡,一春一凡,以一己之力,用民间方式,专属艺术电影。此举对于一座文化都市的意义,将日渐显现。

  这真是有点雪中送炭的感觉。我是骨鲠在喉很久了,暗骂影院“弱智经营”不是一天两天了。王景春代我说了心里话:“是市场不需要艺术电影,还是艺术电影没有观众?据我所知,有大量的观众想去看这些电影,有人横穿一个城市为的是去看一场这样的影片,但影院不排片,观众没地儿看啊。”没地儿看,所以有了“春凡”。以前都是“公家”操心这档子事,也曾有过红火的时节,记忆中的“胜利”和“平安”,就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影院”,彼时一票难求,这样的氛围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电影爱好者,然结局是息鼓打烊。且听“春凡”挂牌时领导的坦言:“上海之前一直想做这样的事,只是做了几次都没能做成,我们此前有几家艺术电影院,总是被东拆西拆。政府为春凡站台,就是一种态度,只要愿意给上海电影支持的,我们都愿意来!”政府想必窥见了公家民间之各自优势,有时,与其亲临一线,不如购买服务。

  制度安排与市场操作两结合,大抵比较靠谱。在德国和法国,遍布各具特色的艺术影院,政府划出很多银幕为艺术影院专用,国家除了税收支持,还给补贴,前提是不能上映商业大片特别是美国大片,甚至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考虑,法国还规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片率都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这些“硬性”的制度安排,对我们不无借鉴价值。当然单靠“硬性”的还不够,“软性”的市场发力也至关重要,如果艺术电影足够好,就会有更多的影院接踵而来。

  我敢断定,“春凡”必是兼具情怀与商机意识。情怀是动力之躯,商机是持久之道,二者缺一不可。现今的一些影院经理,之所以选择商业大片包打天下,盖源于电影情怀和文化自觉的匮乏。不是文化人,干着文化事,乃普遍现象。他们能逐波而行,却不能逆流而上,哪怕这个“逆流”隐藏着巨大的顺流潜流。我之看好“春凡”,就是由于一春一凡皆为同道中人,他们沉浮于影界,知冷暖,懂利弊,具情结,明趋势。艺术电影在他们手中,会得到善待,发挥其最大效用。

  严格地说,电影就是商品,其商业属性显赫。可商品如何推销大有讲究,如果不能吸引人打动人,就形成不了消费群。于是在“吸引”和“打动”的途径上兵分两路,一路奔商业电影,一路奔艺术电影。但其间的鸿沟有时并不明显,你再艺术,也不能不考虑市场;你再商业,也不能缺乏艺术感染。但总体而言,人们还是能够分辨特征明显的两类电影,一类主攻视听娱乐,一类主攻安神走心。而后者的作用,极易被低估。但恰恰是它,负载着民族教化的使命。因为一部好影片,热血青年从此改变命运的案例所在多有。想想也不奇怪,任何人的人生道路,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化合反应,在某个关键节点,一部电影的强烈感染,或许就是最大的思想资源和思想动力,谁叫这种艺术样式,如此完美震撼呢。强调这一茬,是想提醒电影人的使命感。所谓的“春凡意义日渐凸显”,就是针对艺术电影的灵魂教义。

  曾以《辛德勒的名单》《角斗士》摘获两枚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好莱坞制片人布兰科·勒斯蒂格有如下“答记者问”:“怎么看待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没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你不能掩饰自己拍得不好的电影,而把它称作艺术电影。”我欣赏这样的言简意赅,无论一部电影更倾向“艺术”还是“商业”,其最终命运,取决于两者的完美结合。所以,对于艺术电影的命运,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以“春凡”为代表的电影人会前赴后继滋润、浇灌、善待、催生艺术电影;忧的是,容纳它的空间还远不够广阔,文艺片还不够争气。但“春凡”的举动,其正面意义不容置疑:艺术影片“谁来选片,谁来经营”之答案,开始接近正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聚焦/文体汇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4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8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0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2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4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6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现场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论坛
   第C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艺术电影之喜忧
昆剧的武戏
写作是独享快意的过程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9艺术电影之喜忧 2015-06-27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