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剧的武戏
戴 平
  ◆ 戴 平

  有600余年历史的昆剧,一向以“三小”(小生、小旦、小花脸)为主。其实,昆剧的武戏也不可或缺,毕竟戏要有文有武才好看。好比吃一桌菜,全是荤的,或全是素的,都不合适。近日,我看了上海昆剧团时隔五年又一次推出的武戏专场,有《三战张月娥》等四出戏,觉得昆剧的武戏也的确是精彩的。

  昆剧被誉为“百戏之祖”,京剧的武戏最早是从昆剧传过去的。但是,到了近百年来,昆剧的武戏衰落了。幸好半个多世纪前,上海出了个王芝泉,有志于学武戏。“传”字辈老师方传芸亲授的一出《挡马》,比京剧更讲究身段和舞台画面的美感,立即红遍大江南北。于是,再向京剧学习,昆剧的武戏得以振兴。这次武戏专场的两位名角:谷好好和钱瑜婷,都是“武旦皇后”王芝泉的爱徒。

  开场的《三战张月娥》是最出彩的。22岁的钱瑜婷这次出演张月娥,她穿着满绣鱼鳞纹红色大靠,一身披挂出现在舞台上,英姿飒爽,神采英武,出场亮相,满台生辉。她的眼神特别明亮,微笑中含着十足的英气。那个人们熟悉的看似柔弱的小姑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笑傲须眉的女将张月娥。她首战双鞭呼延灼,继战大刀关胜,再战豹子头林冲,刀对刀、枪对枪,满台飞舞,银光闪闪,逼得呼延灼、关胜步步后退;钱瑜婷忽而一个抢背、接刀,再来倒插虎、涮腰、旋子、鹞子翻身,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令人目不暇接。

  文戏有着大段的台词唱腔,演员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唱腔来抒发人物思想感情,激化戏剧矛盾。而武戏大多只是人物自报家门,简略叙述事件起因,绝大部分要靠舞蹈和武打场面来演绎故事情节。已过不惑之年的上海昆剧团团长、当今中国昆剧界第一武旦谷好好这回演扈三娘,唱念做打,依然精彩,功夫之了得,身段之美妙,依然不减当年,而表演则更加成熟老到。她和矮脚虎王英的开打,干净利落,节奏分明,将昆剧武戏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全国昆曲界武生、武旦演员和其他行当相比,人数相对较少,武戏较文戏创作也相对薄弱。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唱武生、武旦需要天天练功,又苦又累,容易受伤,很多演员不愿学,学了也不容易坚持。有的改唱文戏了,有的干脆走掉了。因此,我们对于昆剧的武戏要给予更多的扶持,让青年武生演员有更多的用武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聚焦/文体汇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4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08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0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2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4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论坛特刊
   第B16版:陆家嘴论坛特刊/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现场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论坛
   第C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艺术电影之喜忧
昆剧的武戏
写作是独享快意的过程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9昆剧的武戏 2015-06-27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