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是古往今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这一潮湿闷热、多雨多雾的季节来说,驱除瘴气、驱蚊诸毒视为上上之选。除此以外,最不能少的粽子和西瓜也依旧荣登不少人端午夏至时节的食物榜首。糖尿病患者亦是如此,即使被勒令禁止食用甜食,却往往还是会把各式粽子和西瓜作为解馋佳品。对此,眼科医师董珺提醒,糖尿病患者须忌口粽子和西瓜。她认为,粽子和西瓜的升糖指数都非常高,很可能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董珺医师指出,多年来,由糖尿病所引发的眼部并发症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进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关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须从忌口和眼检查开始。
高升糖指数食物更易招致“糖网病”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比较重视服药注药方式控制血糖,却忽略了那些导致高血糖的食物。例如人气颇高的降暑水果——西瓜。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西瓜的含糖量只有4%,在血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量食用西瓜并无大碍。董珺医师认为,这种只看含糖量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
她指出,升糖指数才是糖尿病患者最需要关注的东西。而西瓜的升糖指数就非常高。同样,糯米类的粽子也是如此。糖尿病患者食用非糖类的粽子觉得可以高枕无忧,却不想糯米虽不是糖,也能够快速引起高血糖。
董珺医师提醒,此类因食用高升糖指数食物导致的高血糖,非常容易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糖网病一旦“粘”上糖尿病患者,便会对患者的视力形成长期、严重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慢病,且早期并没有任何显著的症状,患者的视力并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糖网病发展至中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等。病变一旦累及黄斑,患者视觉上还会出现扭曲的现象(所有的东西都是歪歪扭扭、东倒西歪的)。
而糖网病发展到了增殖阶段,眼底部分的病变就会导致眼底出血,患者还会产生闪光感、视物泛红的现象。董医师说,此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已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她指出,糖网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治疗干预的时期非常重要。
此时更多的眼底问题便会接踵而至,例如: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董珺医师建议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专业的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眼部病变及其并发症。
改变糖网病的三大生活习惯
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治疗方式有三种,在非增殖性糖网病发病阶段,可采用激光治疗。董医师认为,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大面积毛细血管无灌注及视网膜广泛水肿,已不适宜局部光凝,需做大面积播散光凝,即全视网膜光凝,从而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一旦发展至增殖期,需即刻经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也可能已经错过激光治疗阶段,只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董医师介绍,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可以精确到毫米的微创手术,无需再次缝合,安全恢复快,适用于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她提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视力下降,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黄斑水肿造成的。而治疗黄斑水肿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眼内注射以及激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改变糖网病的唯一方法。董医师呼吁患者,要做到定期眼底检查;发现病变及时手术;勿因嘴馋食用高升糖食物。
董珺提出,糖网作为终生病变,确实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随着目前激光和手术设备的不断完善,即使眼底出血导致患者看不见了,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激光治疗,患者仍然有很大希望恢复一定视力,而放弃治疗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糖网之所以致盲率高居不下,很大原因是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或干脆放弃治疗。治疗后保留的视力至少可以保证生活自理,所以,即使到了晚期,患者也不要轻言放弃,适时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或手术是重获光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