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的建设条件之一,要看大学是否养得起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而不是用考核论文、院士的帽子压死他,否则只能培养学霸,而不是科创人才。此外,政府要做三件事: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以及监管有度,千万不能事无巨细不留死角。”
——全国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
“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已超乎想象:医学知识15年更新50%,美国大学专业知识的失效时间仅有 3.5年,因此,创造知识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现在的大学不适合培养未来的创新领军人才,责任不在高考制度,而是大学老师未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此外,基层科技创新的成本偏高,效率和时间成本还不如发达国家。例如,海关实行正面清单,但每天都有许多新的生物制剂发明出来,清单来不及更新,我们就没法进口。能否从上海自贸区开始试验,让海关搞一个科研和科技服务类进口的负面清单?”
——上海市知联会副会长、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
“政府掌握的数据、资源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依法合规地开放给社会,有助于打造出方便老百姓的产品和服务。”
——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
“国企创新的很大障碍是领导人的心理障碍。”
——民革上海市委委员、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
“政府要少引导,多提供信息,多解读政策,因为公务员大多不知道产业在哪里,还去引导人家,不是引导人家吃药吗?”
——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