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本版列表新闻
沈庆霖为国捐躯65年后被追认为烈士,为他修缮故居的项目尚无进展——~~~
沈庆霖为国捐躯65年后被追认为烈士,为他修缮故居的项目尚无进展——~~~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庆霖为国捐躯65年后被追认为烈士,为他修缮故居的项目尚无进展——
一位烈士后人的心愿
王文佳
  江苏邳州,湖南长沙。两座城市之间,铁路旅程1319公里。5月30日,57岁的沈祥忠跋涉而来,手捧爷爷的遗像。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到南岳忠烈祠的总神位前给爷爷敬一炷香。1942年1月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沈祥忠的爷爷沈庆霖浴血杀敌之后,倒在敌机的轰炸之下。

  终于等来烈士荣誉 

  2006年夏天,一名50来岁的中年男子敲开了南岳区文物局的房门。“我来找爷爷的资料,他是在这里牺牲的,他是个英雄!”男子额头上冒着汗珠,声音也有些急促。待得细问,方才得知,男子的爷爷1937年离家从戎,1939年寄来最后一封家书后再没了音讯。之前听说爷爷殉国于第三次长沙会战,他到南京、长沙的档案馆、文物管理单位辗转多次都未寻到爷爷的相关记载,为国捐躯的爷爷不能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 

  “我爷爷叫沈庆霖,是炮兵营长,拜托您帮我找找吧。”说话的就是沈祥忠。 

  “53号,沈庆霖,1913年生,江苏邳县人……任52军195师直属山炮营长。1942年元月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岳麓山炮兵阵地不幸殉国,年仅29岁,葬于岳麓山烈士公墓,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当沈祥忠在《永远的丰碑——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英名录》中看到这一行的字的时候,眼泪几乎喷涌而出。 

  过了这么多年,他总算找到了爷爷。95岁的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爱人得到追烈。一年后的2007年8月27日,奶奶得偿所愿,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沈庆霖为革命烈士。捧着《革命烈士证明书》,奶奶又一次潸然泪下,“看到庆霖追烈,我死也瞑目了!” 

  半年后,这位96岁的老人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战役奇兵退敌11次

  爷爷的精神和作为是沈祥忠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告诉记者:爷爷不仅是忠士,还带领了长沙会战中的一支奇兵。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沈庆霖带着他的山炮营抵达岳麓山。作为长沙的第一高地,岳麓山显然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山炮营更是日军的重点轰炸对象。 

  黄埔军校十五期毕业的沈庆霖此前就是所在部队的教官,给将士们讲解过苏联产山炮。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已经升任营长的沈庆霖更是重要的作战指挥者。他战前就组织炮兵对长沙周围,特别是将长沙近郊及城内可设为标志的建筑物详细加以测量,制成1-25000分标点图。时任国民党第10军预十师政治部科长的杨正华在《长沙保卫战始末》中回忆,“我军在岳麓山的重炮手们(150mm榴弹炮),在平时早把长沙四郊的地形距离准确地测量……当时我岳麓山的炮兵,只要有要求,不出一分钟,就可射出炮弹,准确性极高。” 

  1942年1月3日下午3时,预十师的第二道防线遭受了空前惨烈的攻击,日军的主力开始攻打东山、红头山一带防线,沈庆霖山炮营用密集的炮火给来犯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支援了前沿阵地。 

  此后,日军下令第三师团偷袭中国军队修械所和山炮阵地,沈庆霖率全体官兵与来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工兵探索连和运输部队都投入了战斗,打退了敌人11次进攻。”沈祥忠说,战斗结束后,满山遍野尽是尸体,沈庆霖在指挥攻击敌机中不幸遭遇轰炸,为国捐躯,年仅29岁。 

  一声乡音两行热泪

  但直到26年后的1968年,故乡土山镇的人们还没有得到沈庆霖战死的确切消息。那一年,住在邻乡薛集乡的薛振华(当时改名叫薛家强)回乡探亲,到沈家开的浴池洗澡,正巧碰上了沈祥忠的父亲沈德凡。 

  “像,真像!”薛振华攥着沈德凡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你是沈庆霖的儿子吧?跟你爸爸长得真像。”薛振华几乎是含着泪,一字一顿地告诉沈德凡——你父亲沈庆霖在1942年元月3日长沙第三次会战中阵亡,是炮兵营长。老战友的口头信,时隔26年,他终于送到了。

  原来,在沈庆霖牺牲前1小时,195师运输营的汽车给山炮阵地送来弹药。沈庆霖忙站起来说:“兄弟们,快起来搬炮弹!”汽车司机听他的口音熟悉,上来搭腔:“营长,您是哪里人?”沈庆霖听他说话,知道遇上了老乡,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叫沈庆霖,家住邳县土山镇,我父亲叫沈宪邦,在土山镇上开浴池。” 

  “我叫薛振华,邳县薛集人。” 

  “那好,如果我牺牲了,您就替我报个信!”正说着,日军飞机又来了,沈庆霖顾不得多说,就投入了战斗。 

  烈士故居谁来修复

  如今的沈家,虽说日子紧巴巴,精神上却是富足的——爷爷是个革命烈士,这让沈祥忠兄妹6人倍感光荣,《革命烈士证明书》一直端正地挂在墙上,每年爷爷的忌日,兄妹几个都吃一桌团圆饭,给爷爷上一炷香。 

  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未解的遗憾。几年前,徐州市就在准备修缮沈庆霖故居浴德池,计划将其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几年过去了,却没有一分钱资金到账,项目只好搁置下来。 

  今年,沈德凡82岁了。为了爷爷故居的事,沈祥忠没少奔波。他希望能在父亲有生之前让这件事落定。但是,几年过去了,却丝毫没有进展。见到记者,沈德凡不断地道谢。现在,多一个关心他父亲的人,对他来说就是多一份宽慰。他知道,想让父亲的精神感染更多人,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还走得动路,说得了话,他就不会放弃。 

  本报记者 王文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烽火五年 四战长沙 天炉 大阵张网捉鬼
一位烈士后人的心愿
新民晚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A09一位烈士后人的心愿 2015-06-29 2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