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是职业体育的预备战场,这里更是智慧与体魄的锻造熔炉,冰球、篮球、橄榄球、高尔夫,代表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美国主流运动中,一张张中国面孔脱颖而出。我们离开传统优势项目的既定轨迹,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造星之路。人生,因体育而精彩,也因体育之外的可能性而闪光。这才是,不走寻常路。
学海无涯
落“单” 单飞快乐
如果没有参加NHL选秀,宋安东会和许多留学海外的年轻人一样,从美国的高中毕业,然后进入大学,在业余时间打打冰球。这条路,是父母倾尽了所有财力与精力所创造。
6岁时,宋安东饱受咽喉炎的困扰,医生建议他多呼吸凉冷的空气,这是宋家父母让儿子走上冰球场的初衷。一年后,宋安东已是国际少儿邀请赛上的“最佳射手”。9岁,他又以队长身份带领北京虎仔队问鼎世界上最大的少年冰球赛事贝尔首都杯。宋安东10岁时,一家人远赴加拿大。
冰球赛季时,宋安东最多要打80多场比赛,妈妈带着他和弟弟训练、比赛,成了全职司机,开车几十万公里。付出之后是收获。5年前,宋安东被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圣劳伦斯威尔看中,许以奖学金相邀入学。今年,他又被著名的冰球私校安多瓦高中邀请。“这些学校的教育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将来不打球,孩子也能有别的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宋家父母有着最朴素的希冀——孩子能有个周全的未来。
以家庭为培养模式,是支持非传统项目在中国发展的星星之火。不仅仅是冰球,身高近2米的清华附中18岁高三毕业生谌玥已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即将登上NCAA(全美大学体育协会)篮球联赛的赛场,成为中国女将第一人。谌玥决定去NCAA的大学,而不是职业女篮,就是希望能够在体育之外多学习一些其他本领:“在学习的年龄里,一定要先完成学业,不至于在退役后失去方向。”
还有几年前参加北美橄榄球联盟选秀的王凯,成为大联盟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职业球员,他已是球队的绝对主力;正在读高一的高球未来之星关天朗,被称为高球界李娜、中国大陆第一位夺得四大满贯冠军的高尔夫选手冯珊珊……他们都享受着单飞的快乐,成长的喜悦。
“蛮牛”养成
冲撞 撞出体质
中国传统模式中培养出的运动员,最缺的是什么?“从竞技层面来说,最缺的就是冲撞能力。”上海市体科所体质研究与健康中心主任刘欣毫不含糊地给出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冰上运动,北方地区发展得可能不错,但我们有实力的都是速滑之类的非对抗性项目。一冲,一撞,中国选手就没了方向。”
在刘欣看来,去世界上有着最先进运动理念和科学运动手段的美国,将很大程度上帮助这批孩子变得“横”起来。“姚明刚去美国那一段时间,身高的确高,但体魄就像人家中学生那样,在NBA的赛场上,根本经不起撞。你想想,他怎么能和大鲨鱼奥尼尔这样的球员一起比赛?”火箭队为姚明组成了专门的体能团队,帮助他壮实起来。“同样的道理,冰球和橄榄球也是这样。他们的营养配餐,训练手段,以及环境氛围,能让十七八岁的孩子身体素质有质的飞越。”中国体育是技术派的代表,如果能再添上一点“野蛮”的体魄,将极大地提升综合实力。“我们以前足球还要搞体能测试。其实如果练到位了,你的身体就应该能够承受一周打几次激烈大赛的负荷。全面发展的体能训练,将最先呈现孩子们体质的变化。回来后,他们一定比同龄人更具对抗性。”
一路向西
出走 走向梦想
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路向西,对小众体育来说,却可能是成就梦想的一条捷径。
作为体育生加入美国大学,能够很大程度地开阔自己的眼界。“理念、战术、健康生活,一切都是按照培养职业球员的方向进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教授肖焕禹认为,个性引导对于成才有着积极作用,“他们会被区别对待。教练员会根据球员特点、性格选择适合他们的训练手段和沟通方式,这对于还在打基础,希望朝职业方向发展的球员来说,将是不一样的体验。”
肖教授正在做一个新课题:公共外交事宜之下的体育外交。“以往,外交都是政府的作为。而现在外交也可以是民间的。这其中,体育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交流,带来思考。姚明的亲身经历,带回了NBA文化。如今的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有了话语权。“还原体育运动的真实面貌,不仅仅是竞技层面,还是文化层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有些时候更需要一些体育的文化支撑。”
体育文化中,青少年体育是重要的一部分。“小部分人走了出去,大部分人留了下来。而这大部分年轻人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滋养。体育全球化也促进了我们自我革新,自我建设。举国体制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社会培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归来时,智识、体魄,都更强大,这才是体育育人的本真。
首席记者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