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地是什刹海
陈少文
  陈少文

  那天也是微雨。我站在了郭沫若故居的门前。此地是什刹海,平日里最少不了的就是游客。但这里,却是静得吓人。

  门口的工作人员对我说,还有半个小时就要闭馆了,要看的话得抓紧了。我看了眼时间,才下午四点出头,怎么那么早就要关门呢?向里走了几步,便见到了听人说过好多次的四合院。郭沫若晚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一阵风吹过,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传说,进佛庙上香的人,一入殿内,便会被佛祖审视一遍,看你今生积了点什么功德,做了点什么坏事儿。整个人会被像透视一般看个透儿。所以在见佛之时,常会有人觉得浑身上下有一种浸沐之感。郭沫若只是个人,应该不会有这般法力看透我的功过。但我的来访,想来他还是能知道的吧。

  就在我走神之时,工作人员已在催促我赶紧开始参观,因为时间已不多了。侧间里展览了一些郭沫若生前用过的东西,怀表、书箱,还有一些他所写的原稿。看着这些东西,我努力联想着当时郭沫若使用它们的情形。房间墙上还贴着一张郭沫若少年时候的成绩单。其中写道经学九十六,国文五十五。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爱因斯坦常被人说他小时候数学不好,但后来发奋努力,终于成了一名物理学家。其实,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真的数学不好呢?考试成绩不好,可能的,但能力差,却绝无可能。郭沫若经学拿到九十六分的同时,国文居然只有五十五。道理也是一样的。虽然说起来很残酷,但最后能站在顶峰的人,大多是自出生便已受到上天眷顾之人。后天的努力,不过是对上天眷顾的一种回应罢了。

  不知是不是快闭馆的原因,故居的客厅和寝室都紧锁着大门,我只能从玻璃窗中窥见里面的样貌。这真的是郭沫若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吗?我感受不到任何实在的感觉。我是郭沫若过世五年后才出生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并没有交集。我所见过的只有他的文章和诗句。他是真的存在过吗?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人的话语。竟有比我来得更晚的游客。话语声来自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她和工作人员讨论着郭沫若早年的诗文是如何地出色,而到了晚年才华却如枯竭了一般。她叹息不已,似乎是在说郭沫若晚年太专注社会活动而不搞创作了。工作人员似乎被她说得有些尴尬,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我听着却并不在意。郭沫若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在日本那段时期学术研究上的成就。那些研究成果所成的文字,不但有着学者的灵感和严谨,更充满着诗人的浪漫和肆意。读那些文字时所感受到的魅力和压迫感,让我有种不枉来这世上,作为一个人走上一回的感觉。不管是学术还是创作,永远都是年轻人的事情。人生最大的悲剧,可能就是明明已老去,却只能默默地等待着寿命的终结吧。

  自古以来的文人们,从来都是一个悲剧的群体,被赋予以天下为己任使命的同时,又往往被注定了充斥着无奈的一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福利彩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玫瑰被冷落
此地是什刹海
千岛湖读书
退潮
盛夏里的三个人
老婆“活”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此地是什刹海 2015-06-30 2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