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北极观熊观鲸
钱绍昌
  钱绍昌

  标题是在北极观熊,读者以为那必然是北极熊吧。不是不是,真正的北极熊生活在北纬80度以北的北冰洋上,那个大家伙看上去很可爱,其实性格凶狠,人们是无法接近的,一般老百姓也没有条件抵达这么高的纬度。我这里说的“观熊”指的是灰熊。我们那次坐邮轮前往阿拉斯加,最北只是抵达费尔班克斯,它处于北纬63度,严格地说尚未进入北极圈,因为北极圈是在北纬66度33分。可是船长告诉乘客说已经到了北极,我们也就乐意地接受了。毕竟“到过北极”是很值得在亲友面前显摆的一件壮举。

  观看灰熊最有趣的是看他们抓捕鲑鱼。鲑鱼我们俗称“三文鱼”。灰熊抓鱼总是在每年6月份,它们耐心地等在一条犹如低坡度楼梯那样的“梯河”边上守株待兔。这是鲑鱼每年一度大快朵颐的时分。在这季节,大批肥硕的鲑鱼就会沿着“梯河”奋不顾身地逆流而上,涌向河流上游的产卵地点去产卵。这时灰熊看准了目标,一下站起来,接着猛扑下去,一口便咬住一条一尺多长肥大的鲑鱼,然后就快活地到一边去享用了。

  观鲸则需另外坐一艘专轮去深海的鲸鱼区,要参加者得付200余元美金,这比去大剧院观看音乐剧的票价还高,很有点敲竹杠的味道。不过他们保证,如果看不到鲸鱼在海面上翻腾,就退钱。既然如此,那就“顶一记”吧。到了鲸鱼区,果然看到大群的鲸鱼,有的露出大尾巴在疾游,有的喷出高高的水柱,有的跃出水面,有的甚至在空中翻腾,激起大量水花。此起彼伏,蔚为奇观。确实不虚此行,被敲竹杠的感觉完全消失了。

  在阿拉斯加,我奇怪地发现,有不少土著看上去像蒙古人种。有一天我们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我坐在第一排,就跟那驾驶大巴的约60上下的白人老太聊起天来。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当地有这么多的蒙古人种,她告诉我:“阿拉斯加人的老祖宗就是蒙古人。我的儿子娶了一个当地人,我的孙子屁股上就有蓝色胎记。”我翻阅了历史书,得知在13000年以前白令海峡是陆地,是一条长堤。西伯利亚的蒙古人种首先沿着这条长堤来到阿拉斯加定居。阿拉斯加原来属于俄国,后来被美国以低价买了过来。美国在1776年独立时只限于西北部13州,如今这么大的领土绝大部分是以半买半抢的方式得来的。路易斯亚那买自法国,佛罗里达买自西班牙,加州、得州、新墨西哥、内华达、科罗拉多、亚利桑那等买自墨西哥,俄勒冈是从英国骗来的。美国大少爷可真是捡了大便宜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 一寸血·枣宜会战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如此“旗”“马”
邓先生二三事
在北极观熊观鲸
损毁的架子
竹(中国画)
三寸金莲藏功力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在北极观熊观鲸 2015-07-13 2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