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大排水系统
薄弱地区综合治理是杨浦近3年来重点推进的社会治理工作,一些地区问题多、矛盾多、治安差,群众意见大。2013年共梳理排查出23个社会管理重点薄弱区域综合治理,实行区政府挂牌督办,并在2014年底全部实现治理达标,达到摘牌标准。
谢坚钢透露,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排摸出18个社会管理重点薄弱区域,整治一个巩固一个。在18个重点薄弱地区中,明确基础相对较好的10个重点区域整治要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其余的必须在年底完成整治。
暴雨积水一直是杨浦部分地区的一块心病。全区除北部五角场地区达到三年一遇的标准外,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一遇标准,尤其是原来沿江一部分国企大厂是直排,且南部有较多的老旧街坊、棚户里弄,旧市政管网较为集中,南部沿江地区排水系统比较薄弱。
谢坚钢表示,目前杨浦区正在积极推进大定海、丹东、松潘、民星南四大排水系统的建设。其中,大定海排水系统已建成泵站主体和5条道路支管,年底前总管顶管工程完成,能达到80%的排水效能,明年汛期可发挥全部作用。丹东、松潘排水系统预计于“十三五”期间陆续建成。另外,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通北路(长阳路-霍山路)和济宁路(通北路-兰州路)两处积水点改造,在此基础上,下半年还将陆续开展更多改造工程,提升杨浦的排水能力。
基础设施补上短板
谢坚钢告诉记者,目前杨浦区还有二级以下旧里5.6万户、143万平方米,总量列中心城区第一。谢坚钢表示,今年杨浦区确定的目标是征收5000户,上半年完成征收2981户,收尾13街坊等4个基地,基本实现启动和收尾基地动态平衡。在旧改方面,杨浦探索完善运行机制,形成特色做法,比如激活停滞10余年的毛地出让地块,像平凉2、3街坊,3800户居民,已停滞了10年,去年重新启动征收后在1个月内达到签约生效标准。探索了以政府、国开行、开发商形成合作共同体,并由政府向国开行提供征信支持的形式解决融资瓶颈。
有拆旧有建新。杨浦近年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谢坚钢介绍说,今年上半年,轨道交通18号线、10号线北延伸段、北横通道杨浦段、军工路北段高架快速路、三门路下立交、中环国定东路下匝道等一批补短板的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同时,大力推进“两条路”拓宽辟通工程,长阳路东段(内江路-军工路)辟通工程通车,拓宽工程西段(大连路-宁国路)基本竣工,中段(宁国路-内江路)开工,江浦路(周家嘴路以北)交通改善工程全面竣工,改善了区域交通。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