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戈叔亚】
30年行走在滇缅印战区
■ 腾冲国殇墓园程绩 摄
■ 滇西抗战纪念馆里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戈叔亚,滇缅抗战史专家,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特聘的“二战历史顾问”。63岁的他,用30多年做了一件事:寻找远征军老兵——活着的和死去的。

  从云南到缅甸再到印度,寻找远征军老兵,戈叔亚从青年变为老年。而那些老兵,最年轻的也已经80多岁,更多的老兵早已撒手人寰。

  “只有让千千万万远征军将士的忠魂回家,才能告慰那些在异国他乡漂泊了70年的英灵。”戈叔亚说。

  记: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滇缅抗战史的?

  戈: 1983年的一天,我到腾冲县出差,无意中来到腾冲国殇墓园,看到这里有9000多块中国远征军的墓碑,大部分石碑被砸,一下子受到很大震动,我竟然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曾经有过这么惨烈而重要的战争。

  于是我就从昆明开始寻找远征军老兵,80年代找老兵很容易,而且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都很好。后来条件好了,我就去缅甸和印度的抗战遗址,去日本和美国查找资料,采访美国老兵和日本老兵。

  记:研究滇缅抗战史那么多年,你一共走过多少战争遗址?

  戈:我主要研究云南缅甸印度这段抗日战争的历史,所以包括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和远征军的作战遗址。松山战役的遗址我去过不下60次,最长的一次待了80天。此外,缅甸我去了近20次,印度去了4次。我的目标是,要把中缅印战区所有跟中国远征军有关的重要地方,都要走访到。

  记:你去过几次仁安羌?有没有采访过参加仁安羌战役的老兵?

  戈:仁安羌我去了三次,第一次是2013年仁安羌大捷纪念碑落成,随后我又去了两次。

  80年代我采访过很多老兵,关于仁安羌都有很多记忆和物证。其中我采访过一个第五军的参谋,他接到作战命令星夜赶到仁安羌时,战斗已经打完,他回忆当时仁安羌油田一片大火,英军正在紧急撤退,他还在现场看到了孙立人师长。

  记:作为专业学者,你如何评价仁安羌战役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价值?

  戈:仁安羌作战时,太平洋战争刚爆发,英美仓促应战,连吃败仗,在新加坡和菲律宾都有近10万英军和数万美军向日本投降,这种背景下,一支中国军队能够以少胜多,自然获得了国际上很高的评价。

  记:七十多年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中国远征军?

  戈:滇缅战役的重要性在于,云南在战时是不能丢的,因为这里有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如果这条公路丢了,那么国际上的物资就没法进入中国,为了保卫这条国际大通道,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在战场上敢于主动挑战日军,很多地方甚至全歼日本军队,这在抗日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远征军扬威仁安羌:子弹从胸膛打进去的才是英雄
“我在仁安羌见到中国勇士”
30年行走在滇缅印战区
新民晚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A0930年行走在滇缅印战区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