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原汁原味
乐梦融
  乐梦融

  日前,英国为了引进中国中小学里那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专门请来了5个中国老师,用中国教育方式来教这群英国学生,直接把英国学生脆弱的小心脏逼到疯。

  据悉,BBC把全过程拍成了两集的纪录片,如今预告片抢先公布,两国网友的留言最值得细品,好笑程度不亚于喜剧片。但是我想,我们对于这部纪录片的期待,应该不止于猎奇。

  中国教育充斥的是“高考状元班”和“王牌补习老师”这样的桂冠,是至少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强制力,是对程式的反复强化,对技巧的不断锤炼,此次赴英的教师无疑是个中翘楚;西方教育中坐在宝座上的则是“贵族学校”名号,我曾问常住美国的朋友,那些收费高昂的私立学校与免费的公立学校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是耶鲁哈佛的录取率吗?答曰,不,成绩不算大事,好的学校,培养的是真正的淑女与绅士,构建的是高端的精英社交。以上两者,不见得有高下之分,碰撞的最初目的,也一定不是为了看任何一方的笑话——取其精粹、去其糟粕,获取不同文明中最大兼容度的优势,是我们在任何碰撞前所应抱有的初衷。

  且不论中国老师能够给英国学生带来什么,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我们在英国课堂上所看到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乱象,其实已经在国内一些一线城市中初露端倪,“学生越来越难管”也成为不少老师的共通感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推到西方的地盘去,在方法上,老式的板着名师面孔,以掌握生杀大权的姿态灌输知识未必可取,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将“现代社会”的一系列观念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社会良性运转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教育者自己头脑中充斥的都是些前现代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其成效恐怕无法用简单的“世风日下”来推卸。同样,中国式教育能够远渡重洋,也一定有其可取之处,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的孩子们永远需要去学习一些不那么有趣,但却有极其丰富价值的内容。教育,不是竭尽全力去迎合孩子们的口味和兴趣,而是应当站在更高的标准上,告诉他们一些在他们看来或许很枯燥的东西,其实有着他们意想不到的内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
   第A2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特别报道/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特别报道
   第B04版:特别报道/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艺术家具专版
用法治思维管好“舌尖安全”
月子凶猛
原汁原味
以生态文明视角 发现乡村的价值
假寐
不实软文事件的震波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原汁原味 2015-08-07 2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