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份四十五块钱的奢侈盒饭,翻了几页《最后一战——中日雪峰山会战纪实》,捋了捋老兵资料和采访提纲,然后在上海奔向湖南怀化的高铁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路。七个小时后,穿过崇山峻岭,列车终于到站。我迷迷瞪瞪站起身子,却被前排地上的垃圾忽地惊醒,依稀可以想见,刚刚有人嗑过瓜子、喝过酸奶,啃过辣条,还有奶糖的外衣和薯片的碎屑。想来是,欢声笑语。只可惜,一地狼藉。
人生地不熟,不敢流露出惊讶和鄙夷,便跟着人流下了车。辗转到汽车站,买好了票,等车时候跟小伙伴抱怨起这“荒蛮”的地方,“有什么好大惊小怪,听说他们还随地吐痰呢,然后踩一踩”,我嘻嘻哈哈回应说,那要把我们小时候的“七不规范”拿出来借他们一用。未曾想,一语成谶,之后数日的所见所感,让20年前流行的文明规范显得非常必要,哪怕那里跟中国大多数新兴县城一样,有林立的专卖店,甚至已经学会了堵车。
对于大声喧哗、满地烟蒂和随地吐痰,实在多有不适,但小伙伴依旧忍不了我的碎碎念,不屑说,“你这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想想好像也对,我们也时常听见地铁车厢和高档餐厅里的高声喧哗,闻到名贵宠物在电梯大小便留下的痕迹,或者看到明明有尿不湿却随地把屎把尿的父母。即便没有那么极致,想一想习惯了乱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以及散场时候满地狼藉的音乐节。很遗憾,在中国最现代最时髦的城市,文明习惯一样是原始的、鄙陋的。
有同行告诉我,他去日本参加富士摇滚音乐节,印象最深的是临近午夜散场,上万个刚刚嗨完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排着队,把已经倒干净的饮料瓶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他感叹说,“在没什么人看见和罚款的地方都讲文明,才是真的文明。”
我想也是吧。比如分类垃圾始终难以成功推行,哪怕高档社区;比如偷偷排进江河湖海的超标污染物,其中有些还是上市企业;比如一夜大雨就叫我们这座城市的排水系统捉襟见肘。不知道水退了,会不会,也是一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