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园区、升级基础设施、抑制过多客流,某种程度上需要通过提高票价实现。然而,对那些习惯了“靠山吃山”的景区来说,靠提升软硬件质量吸引客流,带来经济收益?费那个劲干吗,门票收入不就是“金饭碗”吗?这正是一些景区“解禁必涨”的内在逻辑。
景区的门票虽小,却牵连着整个产业的未来。旅游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进器,作为一整套改革的重要组成环节,景点在门票价格等方面要取信于民,通过整体旅游服务环境的优化,更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
即便是确有必要涨价的,也要借此机会提升管理水平。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者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上多下功夫,从而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休闲体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更有质量地发展。(吕晓勋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