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赛最为关键的交接棒环节,中国小伙四人合体的默契,整齐如一人。揭秘创纪录银牌的背后故事,告诉你中国队的接力男神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棒 喊听齐上
田径舞台,接力是最刺激的戏码,有个人的发挥,有集体的精神,还有背后排兵布阵的智慧。其中,小小一根接力棒,直接决定了比赛的喜怒哀乐。
用完美来形容昨天中国小伙子们的交接棒技术,毫不为过。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上午创亚洲纪录的预赛中,小伙子对交接棒还是不够满意。
莫有雪透露,“我们平时一二棒交接时是口令交接的,上午比赛我第一次喊谢震业接他没听到,第二次喊他又没听到,然后他稍微顿了一下,回了下头才拿到棒。当时差一米就出了交接区了,回想起来还是有点怕。”
有了上午的教训,到了晚上比赛,两人好好筹划商量了一下。一方面谢震业仔细调整步伐、侧身角度增大,另一方面莫有雪也加大嗓门力度。“我几乎拼尽全力去大喊,现在喉咙都哑了。”莫有雪如是说。
用行云流水形容苏炳添和自己的交接棒,张培萌坦言,从2012年开始配合的两人早已不需要呼喊来接应。“我们熟悉各自的步伐,只要能感觉到身后有风,那就一定是苏炳添来了。”两个中国跑得最快的飞人。
中国帮 取长补短
北京爷们张培萌、浙江小伙谢震业加上来自两广的苏炳添(广东)和莫有雪(广西),眼前的这支队伍,成员来自天南海北。
在赛前大半年,队伍就开始集结备战。“每天吃喝打闹都在一起,彼此之间甚至都已经不用语言交流,一个眼神甚至一个身影就能感觉到队友。”
张培萌是队中老大哥,性格也相对外向,压力最大的冲刺重任非他莫属;老二苏炳添踏实沉稳,是队中的主心骨,承上启下的第三棒需要他跑出中国速度;小弟莫有雪年轻外向,性格活泼,最适合冲劲十足的头一棒;而老三谢震业少年老成,不爱计较,是平日大伙调侃对象……刚柔并济,动静交融,或许正是因为四人性格中的长短互补,才组成了如今这支堪称完美的中国队。
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最早的班底成员。2012伦敦奥运会,两人就开始与新人郭凡、老将梁嘉鸿搭伙,而到今年北京世锦赛,集训的队员已达8人。当原本首棒陈时伟因伤无法参赛时,小将莫有雪扛起重任,圆满完成任务。赛后,张培萌感慨,相比之前百米比赛时,“团队给了我最大的信心。” 记者 厉苒苒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