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大
新四军老兵来指挥
穿过人群,进入内场,舞台上下彩排正紧张忙碌地进行着。跟一般演出不同,今晚上海大舞台内场和看台都将属于表演者,“整个舞台近9000人,明晚都要参加大合唱。”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昨天在现场协调指挥了一天,有点疲劳,不过讲起演出她还是兴致盎然,“你看,台上那块长40米、宽10米的超大、超宽大屏幕,这样的规模与宽幅,在上海历年来的室内演出中几乎都是绝无仅有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演出主舞台被临时搭成了倒“品”字形,纵深度都要比寻常演唱会加大了许多。
据了解,本台展演再次邀请了上海爱乐乐团担任全程交响伴奏,而担当交响指挥重任的则依然是上海最优秀的青年指挥家张亮。与此同时,全国著名声乐艺术家魏松、刘恋,以及广受欢迎的青年歌手平安,也将在本台展演中担任领唱的角色,而且也出于为市民群众文艺加油助阵的因素,他们的演出费用均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几乎就是“友情出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1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在本台展演中指挥全场高歌《黄河大合唱》。他在70年前加入新四军,后任新四军文工团指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抗日老战士。昨天曹老的女儿曹小夏告诉记者,父亲当年曾冒着战火几渡黄河,因此对《黄河大合唱》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盛赞这首中华民族音乐史诗‘唱出了民族的感情和尊严’。爸爸今年推掉了很多专业演出,专注于市民合唱,尤其是今天的这场演出。”
团队多
各行各业自发歌唱
此次展演同时也是“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展演活动,参演的144支合唱队伍,来自本市17个区县、200多个街镇,以及教育、金融、建交委、宣传系统等14个系统,上海警备区11个兵种及驻沪海军、陆军、空军,正如指挥家萧白先生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将抗战歌咏置于一座城市的中心舞台,既是对崇高义无反顾的向往和敬仰,又是群众“为了和平”而高歌的浓缩和集中展示。
在大舞台二楼走廊,身着米色工作服,头顶米色工作帽,宝钢职工合唱团在人群里相当好认。炼钢厂的一线工人宛春刚刚刚加入合唱团半年,他说能够参加这次大型展演“都有点激动”。被大家戏称为“宝发展宋祖英”的陆雪琴有点腼腆,她告诉记者说:“这次选歌练歌时间都挺紧张的,我们比平时多加了好几堂课。今天一早就从宝山集合发车过来了,明天还要来得更早。有点累,不过很快乐。”
还有一支合唱队伍特别引人注目,他们中有从事尖端科技研究的领军人物,有学识渊博、始终立于科技最前沿的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有年轻的科技战线的新兵。合唱队中就有2位博士生导师:罗澜教授,今年60岁,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原副所长,目前还担任微波介质材料课题组组长;温兆银教授,今年50岁,是罗澜的同事,是该所能源材料中心主任,2012年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但站在记者面前,他们穿着并不算精致的演出服,打着领结,拿着面包和矿泉水,是合唱团里男低声部和男高声部的普通一员。日常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需要出国。合唱团的排练时间是每周三晚上6点半到8点半,十几年来几乎没有改动。教授们有时周三下午刚出差回国,一下飞机立刻赶去排练室。温教授笑着说:“唱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谈不上‘坚持’,是乐趣和享受。大家总觉得科学家就该很严肃,甚至有点呆板,但其实我们可以不严肃,但是很认真。”据悉,这支上海科技春天合唱团,今晚将以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唱出科技人员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的自信,唱出“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决心。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