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这段由长宁区自编的独创京韵武术操结合了京剧、武术这两项我国的国粹,歌词中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并用京剧唱腔表现出来,而武术操的动作则融合了太极券等多种传统武术招数。“虽然整套操有3分多钟,但非常简单易学,孩子们一节课就能掌握,而且教学片还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中学版和小学版,不会增加孩子负担。”长宁区少年宫党委书记张新说。开学后,这段京韵武术操还将在长宁区户外大屏上循环播放,鼓励全区青少年参考健身。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一堂课、一场戏,而是要让它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常态。”长宁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陈设立说,早在1985年,长宁区教育局就开始重视青少年在中华传统戏曲方面的熏陶,先后在区内扶持创办了昆曲、京剧、越剧、沪剧、评弹等特色学校。从1986年起,长宁区的延安初级中学成立了昆曲小组,姚连生中学成立了评弹特色小组,省吾中学成立了越剧社团,新泾中学创办了沪剧团,娄山中学成立京昆特色团队,学校戏曲活动的形式从兴趣小组起步逐步发展到特色班、艺术团和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