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把蒲扇
何龙飞
  何龙飞

  父母家里有两把蒲扇,虽然有些破旧、汗渍,但至今仍在使用。

  二十多年前的夏天,父母利用赶场天,在乡场上买回了两把椭圆形的蒲扇。闻着蒲葵的香味,摇着崭新的蒲扇,阵阵凉爽袭来,父母惬意不已。

  很快,蒲扇被父母当成了消夏的好工具:白天,上坡下地劳作,需要担、挑、挖、背,就把蒲扇别在腰上或插在背篼里,一旦汗水流出来,就撂下担子或搁置好背篼,取出蒲扇,或遮太阳,或自己摇扇享用凉风,或互相扇出凉风。汗珠渐干,打起精神后,父母又别好蒲扇干农活了。遇上熟人,就去搭讪,免不了闲侃一番。父亲摸出香烟递给熟人,划燃火柴为其点燃香烟,再自我点燃,悠闲地吸烟,以驱散疲劳。母亲则在一旁当听众,偶尔插话,分享难得的、短暂的休憩时光。天气炎热,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蒲扇,不断地摇扇打扇,尽量减轻暑热。因为有了蒲扇相伴,凉风增加,热度减弱,既浓烈了亲情,又联络了友情,父母的白天过得有滋有味,自是乐在其中。

  黄昏,老家的热度降低,可蚊虫厉害,极像“战斗机”飞来飞去的侵扰着父母。父母恨透了蚊虫,想到了蒲扇驱蚊。两把蒲扇摇起来,凉风拂来,蚊虫闻风而逃,脸上顿感舒爽。蚊虫胆大、脸皮厚,反复来扰,父母的蒲扇派上用场,赶走了一批又一批蚊虫。这样一来,父母做起事来就顺心如意得多,少了不少烦忧。

  夜里,父母吃了晚饭,就爱到地坝歇凉,只因屋内温度较高,蚊虫在“朝王”,地坝相对凉一些,蚊虫少一些。说动就动。父亲泡茶水,拿蒲扇,母亲端板凳,配合得默契。一切准备妥当,歇凉就开始了。龙门阵摆起来,茶水喝起来,香烟燃起来,烟圈吐起来,笑声荡漾起来,好一派怡然自得、快快乐乐的景象。在那物质匮乏、经济拮据的年代里,父母如此乐观、豁达,实乃不易。尤其是蒲扇的加盟和功用的发挥,更让蚊虫无计可施,攻击不凑效,更让父母免于受叮咬,歇凉也就得心应手,顺顺利利。实在累了,父母才收拾好蒲扇等物品回屋睡觉,去做一场酣梦。要是有乡邻来访,歇凉还要晚些,两把蒲扇摇得“噗噗”直响,恰似扇风、驱蚊、纳凉的交响乐,在夏夜里十分悦耳动听,往往令父母及乡邻意犹未尽,其乐融融。

  后来,我和弟弟诞生了,并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夏秋时节里,除了让蒲扇遮阳、驱赶室外蚊虫、扇风除热外,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常用蒲扇为我们扇走蚊帐内的蚊虫,再放下帐钩上的蚊帐,夹好报夹,让我们安然入睡。我们躺在床上,享受着父母蒲扇扇来的清凉与平安,放心地进入甜美的梦乡,那种感觉唯有我们自己能心领神会。

  今夏,那两把蒲扇忠于职守,被父母视若宝贝,妥善保管,直至确实不能再用为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广告
农忙时节(中国画)
忆衡粹老人
中央车站的星星牛排
两把蒲扇
金庸小说的悲悯情怀
受益终身说抄书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两把蒲扇 2015-09-07 2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