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设计周·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计赋予技术情感
吴甘沙
  ◆ 吴甘沙 英特尔(Intel)中国研究院院长

  我有个同事,多年浸淫无线通信,后来“皈依”创客运动,在研究院的“臭鼬工厂”折腾智能硬件。他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三角型、顶带平面的支架,这个貌似低技术含量(Low Tech)的东西刺激了我的视神经。他说,家里有个憨憨大大的老式电视机,习惯在它顶上放个杯子,一天“老朋友”不见了,换成了纤薄如刀锋的液晶电视,突然间惘然若失。于是他做了这个支架,卡在液晶面板上,一下子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支架上可以稳稳地放个杯子。

  技术是没有生命、不带情感、未装个人记忆的,而这个器物却让人感到温度和亲切感,这是“设计”的魔力。我读过《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传》,我参加过多次“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专题研讨会,我知道“板子大叔(Massimo Banzi)”发明创客之“芯”Arduino是在设计学院,甚至我的太太就是个设计师,可所有这些悬浮在思维表层的认识,都不如生活中的一个平淡故事那么深刻地揭示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罗德岛设计学院前院长John Maeda说过,技术代表无限的可能(make possibilities),而设计把技术变成看得见、有情感、解决问题的方案(make solutions)。源自斯坦福D School的“设计思维”颠覆了先技术再设计的传统开发流程,而是从设计开始、从与未来的用户“移情”开始。这不止是方法论,更是世界观。

  如今熟悉的英特尔旋律“等灯等灯”响起时,您看到的视觉标识不再是“Intel Inside”,而是“Experience What's Inside”。无线充电、无线多屏共享不是技术,而是“还我自由”,与生活的一团乱线诀别;TrueKey不是技术,而是“我就是密码“的宣言,刷脸瞬间登录Win 10;当新款CPU让桌面一体机像手机一般轻薄时,请您把它直接抱起来放在耳边,跟它喃喃自语——这个20多寸的“大手机”让您的脸很小很精致。设计改变了技术,新的世界观改变了英特尔。

  世界观也改变了我们,前面的那位同事李洪刚,与创客领袖李大维在上海创立了“创客大爆炸”,在英特尔的支持下,他们致力于用互联网联结技术和设计界。创客运动将沿一横一纵发展,横为众创,纵为产业,此时设计更加重要:因为技术愈加复杂,而设计化繁为简;技术走向标准化,而设计为您私人定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3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4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5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评论/专栏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评论·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房产在线/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13版: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金融城
   第B15版: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设计周·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周·人物
   第C04版:设计周·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设计周·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6版:设计周·系列活动/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8版: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设计无界
新手工艺之匠人精神
当生态与设计跨界融合
设计赋予技术情感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设计周·人物C03设计赋予技术情感 2015-09-26 2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