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是一个有趣的流行词,从人的味觉感受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发展,变成了对人的精神状态的生动描述。这样,这个词就从具体味觉感受进入了抽象的精神世界。
中国幅员广阔,菜系丰富,人的口味千差万别,甜、酸、苦、辣、咸,各种滋味都可以发展出一种知识广博的美食,而这些味的元素也都可以单独发展成为制作食品、保存食品的特殊技术。中国物产丰富,东西南北中,口味大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口味偏好,跟各自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人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重口味”这个词原属“味觉”系列,本义指有些人偏好特别咸、特别辣、特别酸的食品。有一家餐馆制作超辣食品,号称“辣得跳”。一些喜欢吃辣的食客蜂拥而至,吃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却似乎有“受虐”倾向似的,忍不住要吃。这种控制不住的“受虐”倾向,这种超出普遍感受的嗜好,被引申到电影、绘画、小说等门类中,特指那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场面的作品。有人就嗜好这种刺激性场面,像吃“辣得跳”一样能打开他们的感官。
强烈感官刺激进入了精神层面,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趣味。这种趣味,并不为社会普遍认同,而被认为是偏狭的、特殊的,甚至带有病态和癫狂意味。引申开去,也可以把“重口味”用在那些超过通常道德尺度的物件上——连紫砂壶制作,都有重口味倾向。
从具体的感官,从味觉触觉视觉等出发,人类以不同方法认识世界。
今天的世界五光十色,纷繁复杂,超过一半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进入我们的感受系统的。视觉系统已经确立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我们认识世界更多依仗视觉系统:阅读、娱乐、消遣,都大量以视觉方式出现。这个变化使得各种感觉产生了等级,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都不及视觉。现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在听觉、嗅觉和触觉上都被压制了,退化了,与过去在原野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相比。
熟悉商品经济秘密的人会发现,几乎每一种人类感觉,都会随之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满足系。我们为视觉发展出视觉艺术系列,为听觉发展出听觉艺术系列,为味觉发展出味觉系列……这个名单可以列一长串,每一个系列都是庞大的知识体系,如“舌尖”所代表的味觉系列,人类的数千年文明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知识。嗅觉系列相对隐性化,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会被香水、香味、馨香所笼罩,而相关的知识体系,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分类。仅仅是种类繁多的熏香,就有檀香系、沉香系等,一个外行人要想知道个大概,需要一名专家才能解释清楚。
我们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体系,就建立在色、声、味、触各种感觉之上,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求所形成的庞大物质制造、生产体系。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然的世界,而是一个人为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石油能源、内燃机、飞机汽车等,在一百多年内,彻底改变了地球的样貌。
前不久公映的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影片《刺客聂隐娘》,以对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名物考据繁尽著称,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用具、交通,与现在完全不同。我们现在所习惯的飞机、火车、汽车的旅行,我们所熟悉的飞机场、铁路线、公路网,在两百年前还不存在。现在人类对于各种感觉的体会,可能与古代完全不同。这些感觉,在古代,可能都会被看成是“重口味”。而古代有些可怕的习俗,包括“吃人”等,现在看来,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是彻底的重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