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旧媒体没落了,连一份俺相当喜欢的报纸,都“被”敲了丧钟,虽然至少今天它还活得好好的。不由缅怀起读报的感受,一版宏大叙事,春风拂面,和社会新闻版、娱乐新闻版的浅吟低酌,甚至惨淡人生,隔着十几二十个版面,完全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翻完要闻版,就懒得再往后翻了。而手机新闻则迥异,远隔七重天的大小新闻蜂拥而至。即时推送更使国家重典与明星细故、社会百态,手拉着手冲将过来,违和而错愕,让人对新闻很难选择性阅读。
这很不舒爽。煌煌正气与苍蝇逐血,改革举措与明星生娃,反腐重拳与婆媳反目,居然就众生平等,一视同仁了。不过,按照蝴蝶效应来说,天下万事都有微妙而深刻的彼此影响。山谷里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微不足道的气流能成为远隔重洋一场飓风的源头呢!
且看最近两条被集中推送的“细故”。淮南女大学生扶了一把倒地的老太太,剧情反转,从“扶老被讹”变成负有主责,虽然她本人仍有委屈;另一则更让人瞠目:向被视为古朴天堂的丽江古城,租房违约率超80%,为了涨房租,房东跑到租户门前打人、泼粪……这两则“小”新闻,看似都和诚信相关。学生扶老的判例,给类似事件又加了一层冰霜,从彭宇案开始的老人倒地不敢扶,已成中国标志性“国情”。
丽江的事值得多说几句。跑到丽江开客栈的城里人,都抱着发现世外桃源的兴奋,远离喧嚣和功利的城市,去寻找人生的乌托邦。曾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丽江,自1997年底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声名鹊起。而不知商业契约为何物的当地房东,发现自己那几栋老旧木屋居然有人喜欢,懵懂签下十年甚至更久的租约,拿到从没见过的厚厚的一沓人民币,曾经喜出望外。时过境迁,看到租户生意从惨淡到热闹,心理开始失衡,从要求涨租到强行驱赶租户,从前不敢高声语的他们,如今可以明火执仗。
是什么让国人变得不知羞耻?
蝴蝶的扇翅,是在18年前的那不勒斯,世遗专家投向丽江的赞成票,成了今天泼出那桶大粪的原动力。更重要的诱因是,丽江人逐利意识的“觉醒”与契约精神的匮乏。这其实是国人的缩影。我们手里被塞入签约的笔,心中却没有植入契约精神,金钱的魔力解锁了原始的纯朴厚道,蓦然觉醒的利益怪兽,嘶吼着叼起我们的灵魂。早先羞于谈钱的纯朴乡民,如今明目张胆地索取不当利益;原先扶老携幼的良俗,变成为了个人微利就公然喊叫甚至动粗。善与恶,公有与私有,平等与竞争,天经与地义,都在颠覆中重置。个人意识苏醒了,但保护诚信的契约意识却远未能跟进,连个别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亦如是。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没有尝过商业利益滋味的人,也不足以自夸纯朴。一个完美的中国,原就是想象出来的乌托邦。很多事情不能速成,但必须措手。至少,对明火执杖还是要从法律上喊“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