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企业发展
清晨,在盐土大地耐盐苗木扩繁基地里,一位年轻人仔细察看着苗木的长势。他就是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隆小华。自2008年作为高端人才被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引进以来,隆小华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港区海洋生物产业园从事盐土农业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多年不懈的努力下,他成功建立起菊芋种质资源库,并集成菊芋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模式。原先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是大丰本土企业,引进具备国内顶尖水平的创新团队,实施“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帮助企业开发6MW、10MW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等产品。该团队以李晓谦博士为核心,集聚了6名博士以及1名德国专家。项目预计2015年批量化生产,进军英国海上风电市场。
“引进一位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大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袁冬青看来,专门人才、领军型的创新人才及高端创新人才团队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尤为特殊。
为创业者搭建舞台
“是家乡的创业环境吸引了我,我愿意来大丰来投资创业。”33岁的李臣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的机械硕士,回国后在大丰留学生创业园的科技孵化区创办公司,现在公司的模具产品已经走向世界市场。
对许多优秀人才来说,最关心的始终是“舞台有多大”。为此,大丰高起点规划创业平台建设。目前,大丰拥有政产学研联合体40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25个,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28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江苏沿海海外人才交流中心等一批高端产业孵化器相继建成,真正让人才在大丰创新有机会、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大丰还建成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海洋产业研究院、风电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在优化载体的同时,大丰市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让人才在大丰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海内外广求英才
在上海的招才引智推介会上,大丰还发布了“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引进6300名大学生、1000名专门人才、60名领军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分类发放“星级人才绿卡”,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大丰坚持“建平台、创品牌、引人才、聚产业”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集聚人才“第一资源”,先后与上海、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场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招才小分队多次赴“985”高校举办人才政策专场推介会,开辟“绿色通道”,让更多大学生“创客”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大丰还将引智目光集中到海外高端人才,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10家。目前,大丰已引进外籍院士3名、“两院”院士18名、“千人计划”专家14名、海外高端人才131名,区域人才竞争力位列苏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