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重点对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此前证实,中方有关部门依法逮捕了两名在华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籍嫌疑人。据日本媒体报道,这两名日本男子可能是受日本公安调查厅委托在华收集情报,于今年5月先后在辽宁省的中朝边境和浙江省的军事设施附近被捕。
虽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公开否认向中国派遣间谍,但实际上,中国一直是日本情报收集的重点对象。
日本专家称,隶属于日本法务省的公安调查厅“日常会通过民间人士在海外收集情报”。军事评论员黑井文太郎表示:“公安调查厅以前就采取与往来外国的商务人士等走得很近并听取情报的手法。”
建立庞大情报机构
多年来,日本为谋求成为情报大国,逐步建立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群。除公安调查厅外,日本政府(内阁情报调查室)、外务省(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防卫省(情报本部)和通商产业省均设有各自的情报机构,民间也有一定规模的商社情报网。
在日本情报系统中,各个机构既各司其职,又互有合作,其中内阁情报调查室直属内阁官房长官领导,通过官房长官定期向首相提供情报;公安调查厅具有对外情报和反间谍的职能;防卫省情报本部主要负责军事情报;通商产业省则是日本经济情报网的核心,重点搜集经济科技情报。
安倍政府不断寻求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扩大自卫队活动领域。为配合这一策略,安倍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创建了日本版“国安会”——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作为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司令塔”。
2013年12月,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正式成立,翌年1月,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机构国家安全保障局成立,其成员来自外务省、防卫省、警察厅等部门。国安局下设“宏观”、“战略”、“情报”、“同盟国·友好国”、“中国·朝鲜”以及“中东等其他”6大部门。
计划培养间谍专家
今年4月,日本政府又提交了一份成立日本版“军情六处”的建议书,提出新设一个情报机构,主管海外情报收集。
除改革和整合现有情报机构外,安倍政府还计划培养谍报活动的专家,注重所谓的“人力情报”,从而提高对外情报收集能力。
据《东京新闻》报道,对对方政府高级官员等特定地位和立场的人物接触,并获得有利于本国利益情报的谍报活动,称为“人力情报”。
安倍首次执政时设立的“情报机能强化检讨会议”曾提交过一份汇总报告。报告认为,“情报收集的对象国和对象组织是封闭性的,因此很难获得其内部情报”,“为了获得高质量情报,应当加强培训,通过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对外人力情报的专门人才”。
当前,安倍政府已采取措施,向海外使领馆增派防卫驻在官,为今后打造谍报机构锻炼和储备人员。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