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抵沪的NBA总裁亚当·萧华,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近十家媒体的圆桌采访。
迈入萧华时代
这是亚当·萧华作为NBA总裁的第二届NBA中国赛。去年,他还是有待检验的“菜鸟老大”,今年来华,底气更足——美国本土谈下9年240亿美元的新电视转播大单、签下耐克和UA这两家新装备赞助商。而在中国,NBA以5年超5亿美元的价格把数字媒体版权独家卖给腾讯(单价是新浪之前每年2000万元的5倍),签下创纪录的16个市场合作伙伴……“后斯特恩时代”这一词语甚至都没来得及流行,NBA就已经迅速迈入萧华时代。
向其他城市延伸
但即便如此,NBA毕竟是舶来品。一年一次的中国赛,如何满足球迷越来越大的胃口?
几乎每次来中国,萧华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会考虑将常规赛搬到中国来吗?全明星周末在中国办有无可能?”
刚结束的深圳站,给NBA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是NBA中国赛首次在北上广以外的城市举办,球票一票难求、赞助商数量破纪录。而深圳之外,类似成都、天津、东莞等二、三线城市,球迷的需求都摆在那。“我们已经在中国都打了近20场比赛,也确实把这次深圳的比赛看成是一次向其他城市延伸的机会。”
萧华的思路,是打造高科技化的NBA,为此,虚拟现实技术已摆上日程表。他透露,不久的未来,球迷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在家里感受到同比赛现场一模一样的观感。
实打实的回馈
今年,NBA同腾讯签下的数字版权合同,让中国球迷在手机客户端上免费看球的愿望实现。“毕竟,在中国,NBA比赛时间是上午。现在通过手机,400场比赛,就可以一网打尽了。”
而NBA在美国签下的转播大单中的部分利润,将被拿来培育中国的青少年市场。作为教育部的战略合作伙伴,NBA中国在今年6月宣布,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建设和翻新公共篮球场,这无疑是一个实打实的回馈。在今年中国赛开始前,NBA和东莞篮球学校完成续约,双方将致力于培养中国青少年篮球精英、篮球教练员及相关篮球专职人才。
下一个姚明在哪里?当这个问题再次抛给萧华时,他底气十足,“在青少年培养上的突破,将是NBA未来在中国最重要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