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上称这个情况叫“手表定律”:如果你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确定的时间;如果你同时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反而会丧失对时间的准确判断。
整容行业的监管,正陷入了这样一种“多表定时”的尴尬中。
假玻尿酸归食药、超范围经营归工商、非法行医归卫生……表面看,形成了齐抓共管之势;其实,反而麻烦:这种都沾一点儿的事儿,主要是谁的事呢?齐抓共管没有好的协调机制,没有牵头的主要部门,很容易变成齐抓不管。即便这种极端情况没发生,各部门还在发力,还有一种漏网效应:因为张张网节奏不一,行动不齐,鱼就可以东躲西藏,从网与网的交接处逃之夭夭。
监管整容市场,一定要理顺管理体系,协调好行政部门间的管理职能,统一权责,形成合力。
首先,要明晰牵头主体。能不能确定某一部门,作为整容市场的主要责任部门呢?在平时,由它主管;出了事,第一个找它。涉及别的部门管辖的范围了,由它出面去协调。在专项活动中,也由它牵头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同时,要建立一个彼此协同的机制。这个机制形成了,各个环节皆知行止,按照商量好的章法走,效率就提高了。
我们常说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部门协同能力当在其中。面对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商旸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