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话题/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篮协70岁,越活越年轻
华心怡
■ 在上海,篮球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普及,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多 本版图片 洪南丽 摄
■ 代表中国男篮出战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名将吴承章,见证了上海篮球运动由弱到强的历史,昨天,九十有三的吴老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庆典活动
■ 因主演《女篮5号》与篮球结下不解之缘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昨天冒雨出席了上海篮协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华心怡)篮球人永远是年轻。上海市篮球协会昨日喜迎70华诞。在活动庆典上,协会为历任会长或其后人颁发特别贡献奖,授予奖牌。上海篮球的兴旺,离不开几代人的热情扶持;上海篮球的长盛,仰仗于不忘初心的坚持与传承。

  上海,是中国篮球的起始地。沿海的地理位置,开放的包容文化,篮球这个舶来品,在如此背景下于上世纪初来到上海滩。在北方,天津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打篮球”的城市。从此,南上海北天津的格局形成。南派细腻灵活,人称小快准;北派人高马大,崇尚高举高打,南派北派各领风骚。上海老一辈篮球明星,多留佳话。王永芳有神准的“百步穿杨”,田福海出神入化的勾手球被称为“福海球”,李震中更是被口口相传的“托塔李天王”……江山代有才人出,上海篮坛星光熠熠。

  70岁,正值风华正茂。参加过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吴成章来了,“女篮五号”秦怡来了,故知齐聚,精神矍铄,其乐融融。年岁被抛在了脑后,此刻,篮球是纽带,连接起青春年少与旧日梦想。人们没有忘记历任会长钱旭沧、章钜林、王永芳、朱一德、陈银宝、姚颂平,人们也见证现任会长汪泓的努力,上海篮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上海,篮球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普及,篮球的参与者越来越年轻,篮球的打法越来越丰富,篮球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

  “回眸七十年,迈步从头越”,上海篮协迎来大好时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上海篮协70岁,越活越年轻
七任当家人如是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新民晚报话题/文体汇A14上海篮协70岁,越活越年轻 2015-11-22 2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