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千岛湖旅游,看到满大街的酒店饭铺都打出了一款名叫“倒笃菜”的菜名,觉得这菜名甚是奇怪,便在品尝之前展开想象来猜猜它到底是什么路数?全家的猜度都从一个“笃”字做文章,结果认为应该是煲汤类,因为吴语的“笃”等同于粤地的“煲”,典型如“腌笃鲜”,这菜大抵是排骨煲、母鸡煲、茄子煲之类,再不然就是“佛跳墙”啦。
我们想当然走进饭店,点菜时,服务员却报了一系列和倒笃菜搭配的菜名,有“倒笃菜炒蚬子”“倒笃菜炒冬笋”“倒笃菜炒毛豆”“倒笃菜炒百页”“倒笃菜煎豆腐”“倒笃菜蒸鲫鱼”“倒笃菜烩走油肉”等等,倒笃菜差不多成了主角抑或百搭,一听这些菜名便知我们弄错了,肯定不是煲类菜。那么到底是什么菜呢?服务员笑着回答:“倒笃菜就是咸菜嘛。”一边说一边导着我去厨房见识,指着倒放在水盆里的一排瓮头说:“这菜不是倒笃的么?所以叫倒笃菜啊。”哦哦,我算是领教了,此“笃”非那“笃”,压根不是“煲汤”的说法,而是“放置”的意思,拟想着这菜的鲜香,一口气点了几道有倒笃菜搭配的菜肴,这些倒笃菜有倒笃雪里蕻、白菜、青菜、芥菜等,有的以鲜取胜,有的以嫩得趣,品尝之下,不禁抚掌叫好。
浙江人最善腌制咸货,咸肉咸菜是信手拈来,把咸肉做到极致乃成金华火腿之尊,把咸菜做成另类就成了臭冬瓜、臭苋菜之属,把豆制品做成异味遂成臭豆腐、霉千张和臭腐乳一类。就说我们品尝的饭店里的倒笃菜,竟然也微微带一点臭,是恰到好处的发酵,真是异常的鲜嫩可口啊。那些蚬子啊、冬笋啊、鲫鱼啊,因着倒笃菜的独特风味配合,也变得格外美味了。联想到常熟有款名菜叫“烩雪”,就是雪里蕻烩走油肉。
倒笃之法只限于干腌咸菜,是将晒干切细了的雪里蕻芥菜之类装入瓮内,一层菜一层盐地铺排,用擀面杖塞紧,层层叠叠装满,上面塞个稻草把,再封泥,半月许即可开瓮取食,取食后不再盖泥,而是塞进草把后将瓮头倒置于水盆中以隔绝空气,勿使腐败变质。此所以浙江人唤其为倒笃菜啦。苏浙一带腌咸菜是另一种水渍咸菜,将雪里蕻芥菜之类洗净晾干后整棵码在缸里,也是一层菜一层盐地铺陈,层层叠叠,也要夯得结实。在农村,腌者通常会跳入缸内赤脚用力踩踏,这情景我在乡下亲眼所见,从此对乡下的水咸菜有了排斥,反而青睐不用脚踩的倒笃菜呢。腌水咸菜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将洗干净的石鼓礅压在面上,压得越紧,咸菜腌得越透,也越鲜。
水咸菜通常也是半月左右即可开缸尝新。腌水咸菜还有丰厚的副产品,那便是咸菜卤,用咸菜卤煮花生和调面饽(浆糊)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前者用来啜酒是最好的佐酒小菜,后者用来过饭非常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