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菜在露天庭院里吃最好。那几天北京天气尚冷,从北京飞到成都,一下子热了起来,外套脱掉,只穿裙装。成都的气候是极好的,特别是春天,温暖,潮湿,且无风。
能坐在庭院里吃饭的城市,才真正算得上“悠闲”。悠闲时三五好友相聚,久未见面,再见时并不大声喧哗,而是平静如初。手信是一本书,或一张来自国外的CD。读读散文,聊聊天,坐在户外的大树下,或庭院中央吃东西,菜品很新,味道独特,友人交谈,相聚甚欢。
“温鸭子”菜馆的入口处,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进店的客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看到它。玻璃房子里有两个正在斩鸭子的小帅哥,头戴白帽,手起刀落,一块块鸭肉便如士兵般自动排队,整装待发。
鸭子是这里的招牌菜,不辣,很香。外面是金黄色的焦皮,油汪汪黄亮亮,滋滋冒着香气。那种酥香的气味比较适合北方人,所以这道菜南北通吃,是来“温鸭子”吃饭的人每桌必点的菜。
这里的石锅豆腐做得也很好吃,不油腻,也不过于软糯,用汤勺舀来拌米饭,豆腐盖在饭上,香气逼人。这时,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在幼儿园吃拌米饭的味道来,用勺舀,粒粒香,童年的香气穿越时空来到这里,如此美好。
坐在餐厅外的庭院里吃饭,天空微蓝,白云丝丝缕缕。阳光被大树挡在几尺之外,走来走去的人们,轻声谈笑,态度悠闲,有人边走边看手机,不小心撞在树上,这才惊醒,自嘲一笑,安闲地坐在桌边拿过菜单来细看。
现在有太多的人在餐桌上玩手机。昨天在聚会上听到一个笑话,说有一大桌人围坐在餐桌旁等待上菜,这桌人个个都在玩手机,忽然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菜上齐了,开吃吧!”大家这才放下手机,动起筷子来。
在“温鸭子”吃饭,每上一道菜,我都要拿出手机来左拍右拍,虽说吃饭发微博早已不时髦了,但我喜欢。我想为这里的“夫妻肺片”、“口水鸡”、“石锅豆腐”留下倩影,把它们带回北京,想念正宗川菜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可以解馋。
生活中有太多事,我们无法把握,变幻无常。只有菜的味道,变成一种符号,深入我们记忆,只要我们活着,就有机会再次品尝到它。饭菜的香味让我们觉得活着真好,蓝天白云都可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