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人变更 人事大调整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由于中国商人王靖的参与,尼加拉瓜大运河广受国人关注。为承接大运河工程,王靖在尼加拉瓜专门成立了独资公司HKND,法人为其在当地的雇员。不过,该公司的法人已经发生变更,人事方面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 工人一度因欠薪罢工
新华社记者许雷在今年6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开工仪式结束后,施工方修整并加宽了一条11公里长的砂石路,耗资约20万美元,期间一度因欠薪问题导致工人罢工。“我自己在街上曾被当地人误认为运河修建者而遭到呵斥。”
● 法案被指“卖国” 抗议不断
参考消息网援引埃菲社12月23日的报道称,根据相关的运河法案,HKND获得运河修建权,但反对者要求废除这一法案,认为它是“卖国”条约,触犯了宪法,并有可能对尼加拉瓜的大湖和森林包括一个生物保护区造成破坏。农民们为反对修建运河已经举行了50多次游行,他们的领导人弗朗西斯卡·拉米雷斯表示,“为了保护我们的土地”,他们会继续举行抗议活动。
● 5年建成没可能?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撰文《尼加拉瓜运河要能成功天下就没有牛皮了》称,“尼加拉瓜运河技术上可行,但其工程量极其浩大,是南水北调(中线)的3倍以上,按比例测算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巨额投资,而且绝对不可能在5年内建好。”
● 拉人入伙 实为圈钱?
长江商报近日刊文《神秘富豪王靖运河项目被疑“圈钱”》称,尼加拉瓜跨洋运河的开工时间一拖再拖,运河项目的预算也一再增加。“运河项目拉了很多大型中资企业合作,实际上起到一种‘入伙’形式,实现利益均分,降低风险的作用。即使项目失败,跨国发展的国企也可以归咎于海外环境复杂等因素。国企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该心思也被一些企业利用。而且,项目拖延时间越久,利润越多。” 实习生 左珊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