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
我们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今年,堪称中国的欧洲年,中欧高层互动频繁,中国与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关系双轮驱动,齐头并进。而中国与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三大国以及中国-中东欧的双、多边关系的全面进展无疑是其中炫然亮色之一。
英德法竞相拥抱中国
丁纯: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的年终报告所述:中欧合作呈现出东西南北均衡拓展、“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
究其特点:其一,在这场欧洲各国竞相拥抱中国的年赛中,中英关系的进展最耀眼,中德合作最全面、中法关系最期待新突破,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其二,“一带一路”成为中欧合作的着力点,亚投行则俨然是中欧关系的试金石。其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领导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外交的成果,也是欧洲各大国审时度势现实选择的结果。其四,互利共赢,中欧各自发展战略互相对接,长短互补的需要。呈现出经贸、政治和人文合作全面推进的势头。其五,继续推进中欧大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于促进民众交往、了解和沟通。
欧洲三大国与中国的关系竞赛中,中英关系进展拔得头筹,成为年度看点。今年3月,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得失出发,积极主动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首个西方大国率先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成为促进中欧关系的领跑者和“弄潮儿”;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的“点穴式”“超级国事访问”,为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深化合作互信树立了标杆。中英关系因此进入了英国财长乔治·奥斯本所赞誉的“黄金十年”,卡梅伦首相则宣称要做“中国在西方的最好朋友”。
中英合作的新亮点聚焦在:其一、中企在英国投建核电厂以及参与英国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中国优质产能走向发达国家的先河,助力中国管理和标准走向世界;其二,中英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具有无可替代的实效和示范作用。英国成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首个西方大国,也是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发达国家,具有难以撼动的金融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双边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默契配合,实现中方资金、欧方管理经验的相互嫁接。其三,双方在国际事务、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进展,中英双方打造“全球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四,双方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上了新台阶。
作为中国与欧洲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牢固、双边合作层次最高的中德关系,随着德国默克尔总理的第八次访华,进入了互相如走亲戚般频繁互访“好上加好“的时期。今年中德开启了首次高级别财经对话;随着今年“中德创新年”活动的展开,两国合作正逐步得以深化;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双方正在努力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合作与协同;同时以法兰克福为中心、人民币离岸金融交易中心建设为抓手,中德金融合作也颇具亮色;德国积极加入亚投行;德中在全球经济治理、国际事务领域合作磋商的协调意愿和合作势头不断增强。
处在后来居上的中英关系和全面、稳固发展的中德关系的竞争中,中法关系亟待注入新内容,而今年法国奥朗德总统访华、中方李克强总理访法以及习近平主席出席巴黎气候大会等一系列富有成果的中法高层互访无疑夯实了双边合作基础。
《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不仅密切了双方在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域的合作,也为巴黎气候大会凝聚共识,达成全球气变协议奠定基础;在经贸合作领域也频显亮色,中法在核能领域联手合作投资第三方市场,为中法在核能、航空等传统合作领域开辟了新路径。中法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中企走出去”战略下的城镇化合作对接互惠双方;养老服务、教育合作等领域双边合作有力地巩固了中法合作的人文基础。
巴黎恐袭后中国对法国的积极声援表达了坚决反恐的决心,也拉近双方民众感情。
中东欧合作成果丰硕
叶江:今年是中国与中东欧关系顺利发展,成果丰硕的一年。为顺利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今年6月中国与匈牙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是中国与欧洲在建设“一带一路”方面展开合作的重大突破。之后,波兰、捷克、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五个中东欧国家也与中国签署政府间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充分展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的某种“特殊关系”。
在政治和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日益紧密。今年9月3日,捷克总统泽曼、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波兰众议长基达瓦-布翁斯卡出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充分显示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整个中欧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今年,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发展的高潮是11月在中国苏州市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其间,中国总理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着重讨论了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如何推进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目标,并且将“落实合作推进路线图”、“促进贸易投资双增长和扩大人文社会交流”等作为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的合作重点。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发表了关于未来五年合作的《中期规划》和《苏州纲要》,为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关系更为紧密的发展,尤其为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