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胆囊癌猛于虎早期诊断是关键
王雪峰
  谈起胆道疾病,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让人痛到打滚的胆囊结石和胆囊炎了。相较这两种疾病,胆囊癌则显得比较陌生。

  胆囊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其进展迅速,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胆囊癌患者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例如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差等症状与普通肠胃炎及慢性胆囊炎等难以鉴别,甚至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如果患者拖到皮肤明显发黄,右上腹出现肿块时,胆囊癌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许多患者至此便失去了手术机会,预后很不理想。所以对于胆囊癌患者来说,早期诊断是关键。普通的消化道症状不应受到忽视,尤其是对于老年女性、油腻饮食者、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炎反复发作患者等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更需重视,应积极至医院就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B超、CT、核磁共振等手段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大幅提高。另外,肝功能检查、肿瘤指标筛查对胆囊癌的早发现也有着一定帮助。

  目前,根治性的胆囊切除手术还是胆囊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如若能获得早期切除,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还有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治疗方法,但它们对胆囊癌并不十分敏感,目前还没有比手术更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胆囊癌。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实验研究,新华医院外科刘颖斌主任及其课题组在胆囊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胆囊癌肝转移模型,在胆囊癌的综合治疗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未来,也许我们能够找到针对胆囊癌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无法手术切除的胆囊癌的治疗效果。

  然而相较于肝癌、胃癌等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我们对胆囊癌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整体治疗水平并不理想。如何提升早期诊断比例、改良胆囊癌治疗效果、完善对胆囊癌的认识,仍然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

  王雪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女性到了更年期愈加离不开“朋友圈”
认知偏见会让健康心理“跑偏”
尿失禁治疗的“超微创”时代来临
胆囊癌猛于虎早期诊断是关键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胆囊癌猛于虎早期诊断是关键 2016-03-07 2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