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巴菲特发布了一年一度的致股东的信,信中的观点和50年来的一样,巴菲特对美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非空谈,而是有很多数据和事实。
美国现在人均GDP为56000美元,是1930年的6倍,所以,巴菲特说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人比当年富翁洛克菲勒生活得更好,因为洛克菲勒虽然很有钱,但买不到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那么,未来美国人的生活会怎样?巴菲特做了一道数学题。
美国现在的人口年增长率为0.8%(出生率减死亡率的0.5%和净移民率的0.3%),GDP年增长率为2%,由此使得人均GDP年增长1.2%,以一代人25年时间来计算,他计算的结果是25年后美国人均GDP会达到76000美元。因此,巴菲特说:“今天的政客不需要为明天的孩子流泪。”
巴菲特虽然没有谈中国,但这道数学题同样适用于中国。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2015年GDP总量为676708亿元,人均GDP为49351元。人口方面,去年中国出生人口1655万人,死亡人口97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96‰。由于中国没有移民,因此,中国人口增长率只有0.496%,我们简单算0.5%,比美国更低。而中国GDP增速比美国高,我们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将是长期的事情,按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为6.5%到7%,我们就按年均6.5%增长率计算,那么,25年后,中国人均GDP大约能翻2番,也就是人均GDP大约可超20万元。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维持在6.5:1,现在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4%,但25年后,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40%。
做这道数学题是想说我们不必对未来悲观。今年以来,从中国股市到全球其他股市都出现一轮暴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比较悲观,尤其是唱空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其实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代表未来会更差,事实上,只要我们保持现在的增速,毫无疑问,我们孩子的生活会比我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