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自1987年开始研制,2008年被美军装备部队。“萨德”采取直接撞击方式摧毁目标,因此对及早发现目标以及精准对撞要求极高。根据设计,一套标准的“萨德”系统由四部分组成:6辆8联装的拦截导弹发射车(非标准的配置则减为3辆);每辆8枚拦截弹,总共48枚拦截弹;1部地面X波段雷达;以及指挥与火控系统。“萨德”体积紧凑,一个单元的所有装备可被装进C-130战术运输机,因而方便全球机动。
“萨德”系统的拦截高度为40-150公里,这一高度正好覆盖大气层内外,也就是中远程导弹在进入重返大气层的末端飞行时,即为“萨德”大显身手之时。这一拦截高度,恰为射程为3500公里以上的远程导弹与洲际导弹的末端,也是射程为3500公里以下的中程导弹的中段。因此,“萨德”与“爱国者”等低层反导防御系统配合,将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反导拦截。
“萨德”系统的拦截范围在200公里左右,其拦截弹的最大速度为2.5公里/秒,即8倍音速,用来击中以超音速8倍以上速度的来袭导弹。2007年10月27日,“萨德”创下了成功拦截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导弹靶标的记录,表明它已具备在200公里外打掉高速弹道导弹的作战能力。
“反导之王”“萨德”的拦截能力如此强悍,既靠先进的拦截导弹,更靠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X波段AN/TPY-2防空雷达。这部雷达装备,才是“萨德”的核心,它能最多探测前方2000公里范围,具有探测、搜索、跟踪和识别目标的全套能力。据报道,X波段雷达的分辨率极高,可以确知对方发射导弹类型,能够分辨真实弹头与诱饵,从而削弱敌方的进攻穿透效率。 沈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