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一回,讲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偶然听到《牡丹亭》的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心动神摇,几个字,足见得戏上亦有好文章。
说到《牡丹亭》,说到昆剧,想到本周末儿童艺术剧场要推出的《宝贝,来看戏!》。这是个针对5岁以上小朋友的戏曲系列演出,京、昆、川、沪,每个季度让孩子们认识一种戏曲样式。第一季,便是昆剧。“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能让林黛玉心动神摇,但拿来给小朋友们启蒙,啧啧,不合适。所以,《宝贝,来看戏!》选的剧目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和《三岔口》,都是武戏,一出,有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一出,有笑点。
昆剧当然是优雅的,古典的,但它也是有趣的,生动的。曾经去上昆看《三打白骨精》,一个多小时,七八幕戏,现场颇多小朋友,印象里没有人提前退场——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斗智斗勇,迷倒第一次接触昆剧的小观众。演出结束后,一群小朋友围住美貌又能打的白骨精阿姨,一脸的仰慕。昆剧是什么,你若问他们,肯定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至少,提到昆剧,他们应该会兴趣浓浓地告诉你:“好看!”
所以,儿艺剧场和上昆这次合作,及时,也聪明。
上交最近的街头调查里,39岁以下年轻人,从未听过《梁祝》的居然占到近六成。转念想想,似也不必过于担心,上海现下有如此多的琴童,将来的情况当会有所改观吧。
说到琴童,孩子如何恨练琴的段子,听了不少。偶然听到个每天自己要求练琴的,稀罕得不得了。这个稀罕的娃,是我家外甥。家姐总结说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特别会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关于练琴,她说,儿子将来应该不会成为专业乐手,但希望他不开心的时候,回家可以拉一段琴,来舒缓情绪。如果搞到孩子对练琴深恶痛绝,这个目的怎么实现得了?
有机会接触,有兴趣继续——高雅艺术、传统艺术的传承普及,也许难,也许不难,总要有人愿意去做,愿意动脑筋去做。因此,要给上昆和儿艺剧场,鼓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