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曲曲艺院团需“补短板”
王剑虹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中篇评弹《林徽因》研讨会上,各路嘉宾的争论格外激烈,有抢话筒的,有“旗帜鲜明”表示反对意见的,大到整部作品到底应该围绕什么进行等大方向,小到作品中英文是不是多了、唱段是不是少了等细节,都有人争论一番,唯有作品的宣传策划、营销推广几乎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也的确,一部小小的中篇评弹作品,竟然能在宣传推广上达到这样的程度,在目前的传统戏曲曲艺领域极为少见,甚至堪称范本。“传统的评弹艺术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是让时代的脚步停下来等等评弹还是评弹大步流星地跟上这个时代?我认为《林徽因》做了一个非常有启示性的选择,大步流星赶上时代。”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对于《林徽因》的创新尝试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也表示:“我觉得中篇评弹《林徽因》实际上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评弹演出,也不是一次简单的文艺演出,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件文化的事件,成为一个文化的现象。我们现在除了对节目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以外,同时我们也可以花一点心思解读这个评弹《林徽因》作为文化现象它背后给我们什么启迪。”

  事实上,宣传营销向来是传统的戏曲曲艺院团的短板。如果说对于中篇评弹《林徽因》在艺术层面上的得失进行研讨受益的主要是上海评弹团和评弹界的话,那么对于这个作品宣传营销方面的得失进行研讨,总结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受益的很可能是整个戏曲和曲艺界。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天弈新元 别有同天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财经新闻
生前“独角兽”身后“燃灯者”
创新多肯定 细节多争议
戏曲曲艺院团需“补短板”
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揭晓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戏曲曲艺院团需“补短板” 2016-04-15 2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