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确,一部小小的中篇评弹作品,竟然能在宣传推广上达到这样的程度,在目前的传统戏曲曲艺领域极为少见,甚至堪称范本。“传统的评弹艺术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是让时代的脚步停下来等等评弹还是评弹大步流星地跟上这个时代?我认为《林徽因》做了一个非常有启示性的选择,大步流星赶上时代。”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对于《林徽因》的创新尝试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也表示:“我觉得中篇评弹《林徽因》实际上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评弹演出,也不是一次简单的文艺演出,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件文化的事件,成为一个文化的现象。我们现在除了对节目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以外,同时我们也可以花一点心思解读这个评弹《林徽因》作为文化现象它背后给我们什么启迪。”
事实上,宣传营销向来是传统的戏曲曲艺院团的短板。如果说对于中篇评弹《林徽因》在艺术层面上的得失进行研讨受益的主要是上海评弹团和评弹界的话,那么对于这个作品宣传营销方面的得失进行研讨,总结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受益的很可能是整个戏曲和曲艺界。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