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现在很容易被刷屏,似乎当下热点事件实在太多。
前一阵微信上一传所谓肉松蛋黄“奇葩青团”,网友就一哄而上去了。天天排长队,最长排8个小时。清明前后我没买青团,因为在微信上吃饱了。
然后微信很快又被另一个绿色的东西——邮筒刷屏了。这个位于外滩的邮筒因为当红大明星鹿晗扶着拍了张照,无数女生就星夜赶去排队与它合影。有人骂这些女生“脑子坏脱”,但网上很快出来篇文章,意思是女生们的行为从心理学社会学上来分析是正常的。我也没仔细看,因为在网络时代,似乎没有什么是不正常的。
前昨两天,微博微信被两个外国人刷屏了。微博上是科学奇才霍金,他在新浪微博发了第一条消息,结果不得了了,一天之内吸粉两百万!
昨天是篮球巨星科比,据说打了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又不得了了,真正的刷屏,到处都是深情的告白:“再见,科比!再见,青春!”“科比,我想对你说”……好像科比是他的同班同学。不过,我承认我昨天也发了一组科比的照片,但自我感觉不算太矫情,毕竟我真的见过他。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隐隐感觉到,社交媒体,特别是近些年疯狂扩张的微信朋友圈,有使我们的生活高度娱乐化的趋势。我们天天被某一个热点刷屏,天天和同事朋友议论这些热点,很多人亲身参与这些热点。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里是不是只有这些光怪陆离、一惊一乍的“热点”了呢?
一定会有人说,何必杞人忧天,你看大科学家霍金不也成“网红”了吗?我不以为然,霍金在中国也娱乐化了,人们关注的是他客串过“生活大爆炸”,想上太空,对女人特别痴迷等等。至于《时间简史》,他们真的有兴趣看吗?
我对网络上浮躁的人群如此不满,也有直接的原因。我们报纸昨天做了一篇长长的微信,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长江中的萌物——江豚岌岌可危的命运。江豚真的非常非常可爱啊,但它们面临因长江污染而灭绝的风险。但这个微信的阅读数是很可怜的。江豚要灭绝了,科比只是退役而已。两相对比,情何以堪?不过我们是习惯于回避沉重或灰暗的话题的,管他呢,啃一口肉松青团,一天的心情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