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不止这一家
“这样的骗子公司就应该发现一家,取缔一家!小伙子来上海找工作不容易,还给人家‘吃药’,这不是耽误人家嘛。”家住普陀区的刘阿姨对屡次发生“招工骗局”的新粤洲KTV十分气愤,“要从源头‘消灭’他们这群骗子,勿让更多的人再上当受骗了。”
网友@ALLBLU则在本报官方微信“新民晚报”微信后台留言称。“这样的骗子公司一经举报查证,就应该严惩不贷!”不少网友看了报道后也纷纷跟帖称,自己也曾在其他招聘网站上遭遇过相同骗局。网友@还是叫BYT表示,“何止58同城,2012年时在其他网站招聘,我也被骗过,必须消灭‘黑中介’!”
网站监管刻不容缓
“我毕业的时候也在网上找过工作,当时就想找个好单位,谁知道第一家公司就‘忽悠’我交押金,也不安排工作。”大学毕业4年后,上大毕业的小吴回想过去的“心酸”仍心有余悸,“投诉无门又难以维权,只能吃‘哑巴亏’,谁来约束规范这些招聘网站,这是一个急需明确的问题。”
网友@二公子在本报官方微博@新民晚报新民网留言表示,“我也曾是该类网站受害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及早引起重视,‘治标’也要‘治本’,让招聘网站得到有效监管,网络空间变得‘干干净净’,用户使用方能‘安安心心’。”网友@曾经也有梦也指出,“骗子公司固然是始作俑者,但是无需审核,成为骗子‘温床’的58同城也同样难辞其咎。”
求职者需长“心眼”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市民董先生也建议广大求职在投递简历时,务必“万分小心,仔细甄别”,“在企业面试你之前,你首先需要了解该企业,切忌‘病急乱投医’,找工作需要‘当心、耐心和用心’”。
同时,网友也纷纷给各位求职者支招。网友@刘刘的留言也代表了广大网友的心声。“只要是入职之前要应聘人员交各种费用的单位都不靠谱,死记这一条,就不会上当”“这些骗子就是利用了找工作的人心里急,容易相信人的心理。”@Happy_雪小凝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骗局”的关键。 (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