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沙”点心让吃货的幸福形态颇为多样:可以婉约到一小口,一小口咬开王家沙蟹粉小笼时,有一种丰富的鲜美涌入口中的满足感;可以豪放至一大口,来一大口王家沙八宝饭,那种糅合糯米、细豆沙等各种舌尖顶配享受,全面俘获味蕾的超快感……
说起响当当的“王家沙”,其实并非王家人所开。开创者姓姚,原是沪上著名的《申报》报馆的广告科科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英法租界,这位姚科长毅然丢下“铁饭碗”另寻天地。经些许创业不顺后,他发现生煎馒头里的生意经,萌生了开设点心店的想法。1945年4月,他在南京西路上开办了王家沙。
姚老板发现店址所在地,即今天南京西路和石门二路一带,过去有一个叫“王家厍(she)”的村落。那可是个佳卉飘香、名人汇集、情调甚好的繁华地,叫“王家厍”够响亮。他考虑到“厍”乃冷僻字,恐怕诸多老百姓不认识,而沪语中“厍”字与“沙”谐音,遂将“厍”字改成“沙”字,最终命名为“王家沙点心店”。
王家沙之所以能荣登“上海点心状元”的宝座,是将“鲜”字做到极致:王家沙选用的原料新鲜,极为讲究,鸡肉必须是当天活杀的草鸡,虾仁均选用活的河虾,猪肉则采用刚宰杀的猪腿精肉。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家沙以上海点心为本,汲取江南点心之精华,自成一派,形成小笼、生煎、馄饨、汤团、面等八大系列,有海派点心上百种。即便世代更迭、品种不断丰富,王家沙依然信奉唯有真材实料方能成就食物的鲜美诱人,如“小笼馒头大王”之称的蟹粉小笼,选用大闸蟹为原料,每天现拆蟹粉,由老母鸡熬制的高汤拌制而成……
如今,王家沙的本帮点心制作技艺,已成为了“非遗”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