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画家傅抱石的印艺
韩天衡 张炜羽
■ 傅抱石篆刻“傅抱石”
  ◆ 韩天衡 张炜羽

  明末流派印的崛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成了篆刻领域的主体。史料佐证,彼时的画家也大都能捉刀刻石,仅是不好留名而已。此风气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初,以上海而言,像丰子恺、王个簃、张大壮、唐云、陆俨少、程十发等都有治印的本事。

  建国后,著名画家傅抱石为新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使他由一名专业画家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公众人物。时代赋予艺术家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傅抱石也不负众望,除精通画艺外,他还勤于笔耕刀种,在印学史论研究与篆刻创作上自有一番成就。

  傅抱石(1904—1965),名瑞麟,别署抱石斋。祖籍江西新喻,出生于南昌一个贫寒的伞匠之家,而立之年东渡扶桑,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主修东方美术史。归国后长期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并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独创出一种全新的山水散锋皴法——“抱石皴”。傅抱石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陈洪绶而极尽变化,造型磊落奇幻,线描细劲潇洒,气象高古。山水画元气淋漓,空濛奇幻,意境深邃。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以满腔热情,绘制了大量表现祖国大好河山和毛主席诗词意境的寻丈巨幛,气势恢宏,摄人心魄,开启了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新的篇章。

  傅抱石少年时即喜印章,篆刻初习赵之谦,自学钻研、揣摩《三十五举》、《篆刻针度》、《匋斋藏印》等书,与古为徒,无师自通。作为南昌人,傅抱石对于曾在南昌生活多年的黟山派大师黄士陵甚是敬仰,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发表的《关于印人黄牧父》一文中,可以窥见其早年在寻觅、临习、研究黄氏印作的艰辛历程,黟山派光洁雅妍的印风也深深吸引着他,最终成为其朱文印创作的主攻方向。傅抱石在五十年代中期突破传统的干支纪年印式,首创公元纪年印。此外他还擅长微雕技法,青壮时曾用行草书体,将《离骚》、《洛神赋》等名篇一丝不苟地全文刻入边款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印学研究作为傅抱石美术史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倾注了他大量精力。傅抱石曾参考当时美术史研究中先进的风格学分期法,于1940年撰写了结构完整、说解详赡的《中国篆刻史述略》,成为具备现代篆刻史学研究特征的一部重要论著。至于对当时印坛上还处于毁誉参半的齐白石,傅抱石独具慧眼,对其“胆敢独造”的可贵精神极为钦佩。破天荒地在《中国篆刻史述略》中,将尚健在的齐白石归入明清以来重要印人之列,与丁敬、邓石如、赵之谦、黄士陵等大师并驾齐驱。至1961年,傅抱石于《人民日报》发表了《白石老人的篆刻艺术》一文,再次极高地评品齐白石超凡的篆刻艺术成就,虽无不有过誉、拔高的成分,但确是那个时期一篇高屋建瓴的印学论著。

  鉴于傅抱石在美术创作与美术史研究上的综合修养与突出成就,在1963年西泠印社六十周年社庆大会上,被公推为副社长。傅抱石中年后篆刻创作多自用,但量甚罕。印作在光洁平直里内含着虚渺空灵的画意,情趣当非黄士陵所能笼罩。遗憾的是傅抱石早年的数部印学论著因没有及时出版,即被同期印人的相类著作赶超,大大削弱了他在印坛的影响力。晚年又致力于绘画创作,无法顾及刻印,做到两全其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海上长风 翰墨萃真
金镶玉《麒麟献瑞》
《题襟馆》逸趣
大画家傅抱石的印艺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大画家傅抱石的印艺 2016-07-09 2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